特朗普总统曾发表言论称,目前俄罗斯所拥有的核武器,不论在数量还是技术性能方面,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则排在第三位。基于这样的判断,他提出美国为了不被俄罗斯和中国在核武器领域赶超,有必要重启核试验。
具体而言,美国计划进行的核试验,是临界以上的核爆炸实验。要知道,自1992年起,美国便未在大气层、外太空或水下等环境中开展过核试验。同样,俄罗斯和中国在此期间也未进行此类核试验。
那么,美国若重启核试验,究竟意欲何为呢?这需结合美俄之间现存的唯一军事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来分析。该条约将于明年2月到期,目前尚不清楚美俄双方是否会选择延长。
我们先来看看《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对美俄两国的限制。首先,条约规定两国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不得超过1550枚。因此,美国重启核试验,并不会直接导致其弹头数量有大幅变化或提升。
其次,条约还对水下发射的战略导弹和陆基发射的战略导弹所搭载的核弹头数量进行了限制,各自不得超过700枚。即战略导弹核潜艇搭载的核弹头不能超过700枚,陆基发射(发射井或发射车)的核弹头也不能超过700枚。
这对美国而言,影响并不显著。再者,条约还规定了发射平台,即载具的数量限制,包括战略轰炸机(如B2隐形轰炸机、B52战略轰炸机)、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民兵3战略导弹发射装置等,总数不得超过800具。这对美国同样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既然如此,美国为何还要坚持重启核试验呢?这可能与美国核武器的现状有关。目前,美国部署的核弹头有1550枚,而储备的未部署核弹头则多达3500多枚。
这些核武器在达到一定日历年限后,会逐渐衰变,性能也会随之降低。如何延长这些核武器的寿命,即进行延寿处理,可能需要进行实际的核爆炸试验才能准确判断其是否仍然有效。
此外,美国还可能进行新型核弹头的测试。以美国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所搭载的核武器为例,过去使用的是三叉戟C4型战略导弹,射程为7400公里,每个弹头的爆炸当量为10万吨TNT,精准度(圆周概率)误差不超过450米。当时搭载的是W76核弹头。
为了提升导弹的射程、精准度和爆炸当量等性能,美国将其更换为三叉戟D5型战略导弹,搭载的核弹头也变为W88。三叉戟D5战略导弹的射程可达12000公里,精准度提高至90米以内,爆炸当量也从10万吨级提升至30万吨级。
而美国下一步的计划是使用W93核弹头。这种核弹头将沿用三叉戟D5作为运载工具,射程仍为12000公里,精准度保持在90米以内。但不同的是,W93核弹头的爆炸当量将变为可调式,即可以从10万吨以上调节至47万吨以下。
这意味着,美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核弹头的爆炸当量调节为10万吨、30万吨或47万吨等不同级别。这样的性能提升,无疑需要通过实际的核爆炸试验来进行验证。
如果美国进行这样的核试验,俄罗斯很可能会跟进。毕竟,俄罗斯也拥有多达5000枚的核弹头,其中一些也面临到期和性能衰变的问题。俄罗斯同样需要通过核爆炸试验来检验这些核弹头是否仍然有效,是否需要进行延寿处理。
此外,既然美国要研发当量可调的核弹头,俄罗斯可能也会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同样可能需要进行核爆炸试验来验证新型核弹头的性能。
因此,如果美国进行相应的核试验,俄罗斯很可能会跟进。这将引发新一轮的美俄核军备竞赛。而这种竞赛,无疑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刺激作用。其他国家为了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和核反击能力,也可能被迫进行相应的核试验。
综上所述,如果美国进行核试验,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轮世界相关国家的核军备竞赛。这不仅会加剧国际紧张局势,还可能对全球安全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