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9年,85岁的黄维为何不顾年老体衰,执意要去一趟台湾?
创始人
2025-10-30 23:20:45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有一位特别的战犯,他的名字叫黄维。在被俘之前,黄维曾担任国民党12兵团的司令。1948年,黄维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被俘,随后被送往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黄维之所以成为焦点人物,是因为他在战犯管理所内始终拒绝接受改造,被视为最顽固的战犯之一。

通常来说,像黄维这样顽固的战犯是无法获得特赦的。然而,1975年,国家决定对所有战犯进行特赦,包括黄维在内。随着特赦的实施,许多顽固的战犯恢复了人身自由。黄维恢复自由后,曾在全国政协担任文史专员,并成为政协常委。1989年,黄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黄维的去世原因是心脏病复发。事实上,他在去世前一直在为自己计划一次台湾之行。他的女儿黄慧南曾劝过他:“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1989年时黄维85岁),腿脚也不好,何苦要远行呢?”然而,黄维坚决表示要去台湾。那么,为什么85岁的黄维仍然坚持要去台湾呢?

很多人认为黄维没有彻底被改造好,所以才坚持要去台湾。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黄维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一个战犯,共产党对他并没有不公待他,既然这样,他不打算去其他地方。因此,黄维的个性和品德,使得他的话语权威而可信,说明他并没有未被改造好。那么,黄维为何执意要去台湾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黄维特赦后的生活说起。特赦之后,黄维一直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专注于研究国民党的历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两岸之间已经开始互通信息。1989年初,台湾方面通过民间渠道邀请黄维前往,并承诺支付他27年国民党中将的薪水。 那么,国民党中将的27年薪水有多少呢?根据当时的标准,国民党中将每月薪水大约是1200美元,未计算其他补贴。按这个标准,27年的薪水总额接近三十多万美元。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黄维之所以执意前往台湾,是为了领取这笔薪水。

但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虽然台湾方面确实提出要补发黄维的薪水,但黄维并没有因此而去。他在1989年1月特意前往香港,参加了一次交流活动,和一些老朋友共同讨论和平问题。活动结束后,黄维才决定去台湾。此时,黄维认为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他可以为两岸的和平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因此,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为两岸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到台湾方面的邀请后,黄维感到非常兴奋。他列出了一个详细的行程计划,其中包括前往台湾为蒋介石、陈诚等人扫墓,并与宋美龄、陈诚的遗孀谭祥等人会面。为了筹备这次台湾之行,黄维忙碌了大约半年时间。与此同时,作为政协常委,他还需要准备自己的提案。忙于两岸事务和政协工作的黄维,身体并不算很好,尤其是对于一位85岁的老人来说,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因如此,他在出发前心脏病突发,最终因病去世。 黄维未能前往台湾的死因,成了许多人猜测的话题。甚至有传言称黄维因过于兴奋,导致心脏病发作。但这些说法并不真实,黄维之所以要去台湾,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希望为两岸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想回去怀念故人,并见一见还活着的老朋友,他并没有其他隐秘的动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挫败让人坚强,伤痛使人清醒 每...   我们常常会因为拥有而快乐,为失去而悲伤,有时候,不知足的人拥有一切却享受不到。知福的人看似一无所...
人生需要“归零” 人生需要“归...   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不要让过去成为现在的包袱,轻...
人生旅途上的感悟 人生旅途上的...   1、人生不过几十年,似水一样流淌,不可遏阻。一场轮回的时间,能遇见一场烟火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幸...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的...   1、人生总有坎坷崎岖,风霜雪雨不断磨砺。痛苦快乐轮番交替,悲欢离合缠绕不息。雾里赏花微风柳絮,金...
挫折的名言警句励志诗句摘抄大全...   1、我喜欢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如涓涓细流,而有挫折的人生如飞流的瀑布。而我更钟情于瀑布的激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