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顿巴斯地区,波克罗夫斯克(俄方称其为“红军城”)的郊外,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显示,身穿平民衣服的俄罗斯士兵正穿行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这座曾经宁静的小城,如今已经成为俄乌战争的最新焦点。有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下令,要求俄罗斯军队在11月中旬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攻占波克罗夫斯克。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亲俄的网民视之为战局即将发生转折的信号。然而,实际的战场形势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红军城:从后勤枢纽到消耗战的象征
波克罗夫斯克位于顿涅茨克州,战前人口大约为6.1万,是乌克兰重要的煤炭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多条铁路和公路在这里交汇,使它曾经成为乌军东部战线的后勤中心。今年7月底,俄罗斯的“中部”集群开始向波克罗夫斯克地区集结并展开进攻。10月7日,普京公开表示,“现在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俄罗斯手中”,并宣称俄罗斯军队今年已经占领了近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212个定居点。随后,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也宣称,俄罗斯军队在“夏季攻势”中获得了“重大胜利”。然而,10月26日,格拉西莫夫在向普京的汇报中提出了惊人的消息,称俄罗斯军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合围了5500名乌克兰士兵,封锁了31个乌军营级单位”。不过,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俄罗斯军事博客的质疑,甚至有博主直言,格拉西莫夫是在“撒谎”。乌军的指挥部对外回应称,战局依然在可控范围内。乌克兰“霍尔季察”作战集团的发言人特列古博夫强调,波克罗夫斯克“并没有被包围”,俄罗斯军队达成合围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第三方智库公布的战场信息也显示,俄罗斯军队的进展仍然停留在局部推进,未实现战略性突破。经过多方情报的交叉验证,10月29日,基本确认格拉西莫夫的汇报与事实严重不符。
战场实况:俄军小队渗透激烈对抗乌克兰无人机
根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的报道,泽连斯基指出,目前已经渗透到市区的俄军大约有200人。乌军正在使用无人机实施持续的监控与精准打击,同时投入特种部队进行逐屋清剿,以应对俄罗斯军队的小股渗透战术。10月28日,泽连斯基披露称,乌军今年在东部战线共俘获了2200名俄罗斯军人。同日,乌东部集团的发言人沙波瓦尔上尉承认,波克罗夫斯克的巷战形势十分严峻,但乌军已经获得增援,战局正在逐渐趋于稳定。然而,大部分分析认为,俄军在郊区部署的兵力大约是乌军的八倍。在持续的高压之下,这座城市仍然面临被攻占的风险。
即使失守,红军城对乌军的影响有限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红军城今天的战略价值到底如何?尽管它曾是乌克兰的后勤命脉,但在俄军持续了20个月的猛攻后,乌军自2023年底起就已经逐步将后勤枢纽功能迁移到外地,并转而建立了更加隐蔽和分散的补给体系。军事专家指出,即使波克罗夫斯克失守,对乌军整体后勤的影响也将有限,难以对其他战线产生重大影响。不过,路透社的分析警告称,如果俄罗斯军队占领了波克罗夫斯克,它仍然可能为俄军向顿巴斯纵深推进打开一条通道。
无人机改变战场规则
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废墟上,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位乌克兰前线军官指出:“俄罗斯军队身穿平民衣服作战,已经违背了战争的基本规则。”与此同时,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正在重塑整个战场的逻辑。乌军通过无人机进行侦察、物资补给和小规模的精确打击,使得传统的合围战术大大降低了效能。炮火封锁和后勤切断的方式也难以迅速瓦解乌军的抵抗力量,战场呈现出“碎片化”和“高消耗”并存的复杂局面。
舆论战:另一条前线
10月7日,普京公开宣称俄罗斯军队夺取了近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10月26日,格拉西莫夫又报告了“合围5500名乌军”的战果——这些说法不仅被乌方驳斥,也遭到俄罗斯国内军事博客的质疑。舆论分析认为,普京发起这种信息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为他的赴美特使争取更多的发言权,以回应特朗普政府在外交上的冷遇。
结语
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巷战中,乌军的无人机与俄罗斯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俄罗斯军队的步兵部队在这座城市左右冲击,但他们正在持续被消耗。分析认为,这种高伤亡的战斗不仅消耗了俄罗斯的兵员,也在不断削弱其适龄男性的基础。为了夺取一座战略价值已经大大减弱的城市,俄罗斯方面正在付出远远超出军事意义的代价。而乌军则借助无人机技术和分散化的后勤体系,即使失去波克罗夫斯克,仍能保持继续作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