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高层会晤之前,美军派出了三艘航母对准中国的第一岛链进行威慑,然而却不料接连遭遇了两次“重大失误”,这让中方提出是否需要提供帮助时,五角大楼显得有些尴尬。
26号,在中美第五轮会谈结束时,两国代表走出会场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让国际社会意识到,在这场谈判中,中方占据了上风。在美国在贸易战中逐渐陷入下风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再次施展军事威慑。
根据中外相关军事网站的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中国周边部署了两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以及一艘被称为“闪电航母”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黎波里号”。这三艘军舰分别部署在日本横须贺港、佐世保舰队基地和中国南海,从第一岛链的南北两个方向对中国进行压力施加。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计划中的军事示威还未开始,美国却先后遭遇了两次重大失误。
据多方消息确认,在26号中美第五轮贸易会谈接近尾声时,一架美国海军的MH-60R海鹰直升机刚从尼米兹号航母的甲板起飞,结果直接坠入了茫茫南海,所幸机组人员安全获救。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紧接着不到一个小时后,另一架从尼米兹号起飞执行任务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也在南海失事,两名飞行员及时弹射并成功获救。
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尼米兹号在南海接连摔了两个“大跟头”,几乎让美国海军的颜面丧失殆尽。若不知情的人,或许还会以为美国海军在南海和对手发生了激烈对抗。不过,实际上尼米兹号的这类失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毕竟,这艘服役已超过半个世纪的航母,其设施老化严重,尽管进行过中期改造,但一些设施依旧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这对舰载机和舰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据计划,尼米兹号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退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尼米兹号的舰体寿命即将达到极限,航母轮换出现了脱节,这艘年过半百的航母仍然被派往中东执行高强度威慑任务。任务完成后,尼米兹号并未立即返回船坞休整,而是继续被调往南海进行威慑展示。就像驾驶车辆也要避免长时间疲劳驾驶一样,尼米兹号连轴转,结果难免发生事故。
尽管美国第一时间表示,飞机坠毁事件并非敌方袭击所致,迅速排除了中美交手的可能性,但这并未阻止舆论的发酵。此次事件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令美国颜面尽失。
与外界预期不同,中方的回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据报道,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如何评价美军飞机在南海坠毁的事件。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回应道:“如果美方提出,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协助。”接着,发言人还指出,美国飞机是在南海进行军事演练时发生坠毁的,暗示如果尼米兹号这艘“老爷子”及时回家,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故。
这番话的含义可谓深刻,首先中方表达了愿意提供帮助的意向,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南海作为中国的“家门口”,是中国有能力和有权利提供帮助的区域。就像自己家门口发生意外,我们有能力帮助解决问题,自然会伸出援手。这一点,不管是从打捞飞机还是从提供技术支持来看,都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南海距离中国很近,中国具备远洋打捞能力,提出帮助也合情合理。
第二层含义则更加深远。中国在表态愿意帮助的同时,也在向外界展示其作为大国的责任感。尤其是当美军在南海发生意外时,中国愿意提供帮助,这无形中强化了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形象。未来,如果其他国家在南海发生事故,也很可能首先想到中国并寻求帮助,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中国对南海的控制力。
不过,中国提出的帮助并非没有前提,那就是“如果美方提出”。这六个字让美国五角大楼陷入了沉默。为什么五角大楼没有回应?因为无论美方是否请求帮助,接受中国的援助就等于间接承认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如果五角大楼开口,实际上就意味着美国默认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因此,即使两架飞机依旧漂浮在南海,美国也只能选择沉默,不敢做出回应。
当然,美国实际上也有顾虑。接受中国的帮助不仅意味着向外界传递美国在中国面前低头的信号,还间接暴露了美国处理紧急情况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坠海的战机以及漂浮在南海的尼米兹号航母,涉及大量的军事机密,包括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以及加密通信等。美国自然不可能让中国背景的船只接近尼米兹号,更不可能接受中国的打捞服务,以防泄露机密。
归根结底,尽管美国面临尴尬的局面,但这也是美国自找的麻烦。特朗普鬼迷心窍派遣航母进行威慑,结果导致了连续坠机的丢人事件。如果没有这场军事示威,或许就不会有这种局面。
最终,尼米兹号事件的背后,反映了美国海军实力的衰退,而中国在南海等地区的控制力将不断增强。
上一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胡辰生被查!
下一篇:重阳节,为何又叫“重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