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mechanics报道,随着中国新型GJ-11“利剑”隐形无人机(UCAV)的照片和分析越来越多,外界普遍猜测这款未来感很强的飞翼布局战机已经接近实战部署。人们普遍认为,GJ-11不仅具备较高的雷达隐身能力,还可能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从而能与其他无人平台协同作战,执行复杂的穿透(深度打击)任务。
不过,这一进展在西方防务圈引发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如果这种高渗透力、半自主的隐形攻击机确实代表未来战争的关键武器,那么作为目前全球军事最强的一方,美国为什么在公开场合看起来没有推出一个完全对等的项目?
答案其实揭示了两国在构建未来空中力量时背后的不同思路:从战略取向上看,中国更像是在打造一把用于突破敌防的“利剑”,而美国则更偏向于建设庞大、网络化且可以被牺牲的“蜂群”式力量。
GJ-11“利剑”的设计目标很明确:它是一种专门为高威胁环境设计的穿透型打击平台。它的飞翼外形令人联想到美国的B-2和B-21轰炸机,这类布局被视为实现全方向、宽频段雷达隐身的“标准”方案。业内分析认为,GJ-11的主要任务是在冲突的“第一天”就投入行动,利用隐身能力突破对手的先进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防空体系。
GJ-11的打击目标通常是高价值的节点:指挥控制中心、雷达站、导弹发射阵地以及后勤枢纽等。通过在冲突初期“撬开”这些关键点,GJ-11旨在削弱对手的“眼睛”和“神经”,为随后出动的载人战机(比如J-20)和常规导弹创造相对安全的攻击通道。
关于GJ-11“能协同组成无人攻击部队”的报道,触及到了它作战思想的核心。这种协同可能并不是指数百上千架无人机的蜂拥,而更可能是一支由少量高度智能化的GJ-11组成的小队(比如4到8架),像“狼群”一样协同作战。它们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主配合——分配目标、规避威胁、并在通信受阻或强电子干扰的环境下自主完成任务。这样的协同能力能显著提升打击效率和生存能力,体现的是一种“高质量”的作战理念:把这些无人机作为昂贵且关键的战略资产,强调精锐与不可替代性。
与中国强调“精锐尖兵”的思路不同,美国未来的无人作战设想更多落在“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CCA)项目上,这套构想的出发点截然不同。
CCA并不是要制造像GJ-11那样昂贵、具备独立突防能力的无人机。相反,美国的目标是开发成百上千架成本可控、功能明确并且“可消耗”(attritable)的无人僚机,这些无人机将与下一代载人战机(例如F-35和未来的NGAD系列)一同作战。
美国战略制定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对抗像中国这样拥有强大综合防空系统的对手时,如何保护那些单价极高(超过亿美元级别)的载人战机并确保任务成功?他们的答案是依靠“数量”和冗余。
在这个设想中,一架F-35可能会带领3到5架CCA执行任务。不同的CCA承担不同角色:有的先行充当前哨传感器,利用雷达和红外系统侦测并把情报传回;有的充当“空中弹匣”,携带额外导弹供载机遥控发射;还有的专门做电子战,干扰或欺骗敌方雷达。通过把传感器和武器分布到多个、很多是无人且可牺牲的平台上,美军希望构建一个更有弹性的作战网络——即便牺牲了几架CCA,载人飞机和整个任务仍可继续。
Kratos的XQ-58“女武神”和波音的MQ-28“幽灵蝙蝠”是CCA概念的早期实现样本。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网络化”和“分布式杀伤”:把能力拆散到许多节点上,用数量和网络韧性去压倒对手的单点质量优势。
中美在无人攻击机发展上走出不同路线,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战略处境与优先级。中国把GJ-11打造为一种“挑战者”式武器:面对希望打破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优势的需要,中国需要能够在不对称层面威胁美国航母战斗群或前沿基地(如关岛)的一类“利器”。如果这种隐形平台能成功穿透对手防御,其战略价值和威慑效果都很大——它追求的是单点突破,制造对手防御体系的裂缝。
而美国更像是在维护既有优势。它已经拥有庞大的第四代和第五代载人机群,首要任务是如何在不让飞行员承担更大风险和不让成本进一步飙升的情况下,放大这些昂贵平台的战斗力。CCA通过增添大量节点和火力来强化现有机队,强调的是系统抗打击能力和整体容错能力。
这两种思路没有绝对的优劣,更多是针对不同需求定制的解决方案。中国选择的是一把高科技“手术刀”,用于精确刺破对手关键点;美国则更像在织一张大而智能的“渔网”,通过系统性优势来困住并消耗对方。
GJ-11“利剑”的出现,确实表明无人作战系统正在从侦察与低烈度打击,向高端、面对强大对抗环境的穿透性作战演进。但这并不是全部。在大洋彼岸,美国正通过规模化、网络化的“协同作战飞机”方案,用另一种路径应对相同问题。未来空中的主导权,可能不会由单一平台的先进与否决定,而会由这两种不同作战体系——精锐突防型与分布式可牺牲型——之间的较量来决定。
上一篇:大城市为何多见大龄剩女
下一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胡辰生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