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乌海
兴化是泰州市下辖地级市,而兴化农商行在江苏60家农商行中也并不算太突出,但是他们那的骗贷案件竟然是如此之多,看了让人惊厥。
2023年3月,江苏省龙潭监狱,正在这里服刑的兴化农商行前员工陈某,被兴化市公安局押解出狱。此时他因2021年4月淮安当地人民法院认定合同诈骗罪,已服刑近两年。谁也没想到,这位“狱中人”藏着更大的秘密。
泰州市中院在2025年7月的终审裁定书显示,2016年3月至9月,时任兴化农商行临城支行员工的陈某,经王某、邹某等人牵线,在半年内连续违法发放贷款11笔,总金额达315万元。这些贷款流向征某、葛某等借款人后悉数逾期,最终造成银行315.68万元的实际损失。
更戏剧性的是一审后的上诉环节。陈某声称11笔贷款中仅1笔存在疏漏,其余均合规操作。
但二审法院查明:6笔贷款的借款人或担保人有贷款逾期,或者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明显不符合发放贷款的条件。另有4笔贷款的用途造假,陈某本人也曾出具承诺书承认“款项未被借款人实际使用”,证实陈某明确知道该4笔贷款借款用途虚假。
2025年4月,兴化市人民法院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其两年六个月有期徒刑,与前罪并罚后执行六年四个月,罚金合计20万元。
上面的这个陈某案件,早在2017年就在媒体上曝光过,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陈某时任兴化农商行临城支行副行长,并负责信贷组组长工作。
因为这个身份,所以不少客户把贷款事宜全部委托给陈某来办,没想到批下来的贷款全部被陈某卷走了,据说有20多人受骗,合计被骗贷款超过1000万元。
这个陈某作为银行中层干部,他不可能不知道,骗取这么多贷款,肯定是跑不掉的。他之所以这么铤而走险,肯定是个人财务上出现重大问题,急需要这笔钱,完全不计后果了。
所以陈某这个事发之后,不久就被抓到了,上面说的合同诈骗很可能就是这个事,最后被判了5年,罚金15万。
虽然陈某受到法律制裁,但是他卷走的这些钱却很多都追不回来了,而这些贷款人却要背着贷款债务,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当时很多被骗客户都跑去兴化农商行拉横幅维权。
但是兴化农商行却是两手一摊,跟我无关,是陈某自己的个人行为。所以这个事最后怎么处理的也不知道。
陈某的这个案子因为在服刑中,又查出来了新的犯罪事实,所以又被追加了刑期。
陈某被追加刑期这个新闻看起来让人拍手叫好,大家都觉得陈某罪有应得。但是如果你再仔细搜集一下兴化农商行的骗贷新闻,你就可能觉得这个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不是要故意搜集旧闻,骗贷案是常见的金融犯罪,在所有银行中都会发生,但是兴化农商行的这类案子就有好几桩,而且参与骗贷的还都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据判决书,借款人邹剑于2016年4月至10月间指使4人伙同一起采用欺骗的手段,分别至江苏兴化农商行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办理贷款总计334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明知对方是欺骗手段,还继续为之提供帮助。经审理查明,兴化农商行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原行长孙立新指使工作人员违规发放了贷款。
2019年,江苏张红梅女士实名举报兴化农商行板桥支行原行长潘程涉嫌与行外人员合伙“骗贷”,即用张红梅的名义从银行贷款,然后有人把钱取走,实际上是给潘程使用,之后潘程突然失联,据说是被开除了。而潘程“跑路”后,张女士还要承担还款责任,截至目前都没有这个案件的后续公开信息。
除了这些正式曝光的案件之外,据时间财经报道,网上关于兴化农商行的举报信息还有很多,如兴化市农商行垛田支行客户经理李培涉嫌违规放贷、兴化市临城镇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陈勇携款外逃等信息。
2025年3月,泰州金融监管分局披露,兴化农商行因“超资质投资债券”“已核销贷款追偿不到位”被罚75万元,时任董事长曹文铭、董秘嵇红霞分别领罚6万元。
这一系列的案件充分说明兴化农商行长期在内部风险控制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风险上,存在严重的管理疏漏。
公开资料显示, 江苏兴化农商银行是在原江苏兴化农村合作银行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1年11月正式挂牌对外营业。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兴化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净利润5.02亿元,净息差从2022年的2.50%降至1.89%,但由于投资收益高达6.66亿元,同比增7.84%,部分对冲了存贷业务的利润下滑。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兴化农商行资产总额812.36亿元,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5.97%。
资产质量方面,兴化农商银行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6.05亿元,不良贷款率1.19%,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
截至目前,兴化农商行董事长为方锦圣,行长华飞。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