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为何爆火两岸?
创始人
2025-10-28 04:21:39

日前,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承办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沉默的荣耀》是首部真实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电视剧,播出后引发海峡两岸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沉默的荣耀》以真实为基,构筑了信仰的坚实堡垒;以情感共鸣为桥,跨越了海峡的心灵距离;以精神传递为光,照亮了时代的前行道路;从行业视角来看,它更是谍战剧创新与突破的典范。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日前,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承办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冬,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小青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沉默的荣耀》是首部真实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电视剧,播出后引发海峡两岸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之际,在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重要时刻,召开此次座谈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擘画广电视听“十五五”发展蓝图,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一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认识电视剧工作的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需要当代文艺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电视剧工作者要站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思考所肩负的文化使命,讲好故事,多出精品。

二要更加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电视剧创作者要立志为国家写史、为民族铸魂、为英雄立传,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

三要在火热的创作实践中深入践行“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电视剧作品要通过丰富的人物、生动的故事、细腻的情节塑造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沉默的荣耀》爆火两岸:

信仰叙事、文化共鸣与时代映照

成为历年CCTV-8CVB收视率亚军,收视率达3.129%;全网热搜742+,微博热搜569+,微博.5亿+;抖音剧集榜TOP3,主话题播放量共计26.2亿,官抖点赞总量破711万……近日,随着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完美收官,该剧在全网的收视率及关注度等相关数据也同步出炉。这部在厦门立项、厦门出品、厦门拍摄的精品大剧,已成为今年最为出圈的影视剧之一。

这部剧的底色,是一段不该被尘封的历史。它聚焦“白色恐怖”最严峻的时期,讲的是吴石、朱枫等隐蔽战线英雄的故事:吴石将军为民族大义冒险赴台,牺牲前在牢中以鲜血写下“台湾必归”四字;宁波富家千金朱枫被捕后,咬碎身上二两一钱饰金吞肚,即便被国民党救回,也至死不吐露一字。《沉默的荣耀》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只是把这些英雄的坚守和牺牲搬上屏幕,让观众看到,当年有人为了国家统一,在刀尖上行走,用生命践行民族精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称,支撑他们的,是对国家的热爱,是想让中国强大,不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 真实为基,构筑信仰的坚实堡垒

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英雄为原型的剧集《沉默的荣耀》,以其厚重的历史质感与深沉的情感力量,不仅在大陆引发追剧热潮,也深深触动了无数台湾观众的心。如今的吴石故居,也成为两岸游客追寻英烈足迹、缅怀革命精神的热门“红色打卡地”。

与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叙事中“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超凡个体不同,《沉默的荣耀》中的英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在明知结局可能是死亡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定前行。这种“向死而生”的抉择,展现了集体主义英雄观的伟大之处,让观众深刻认识到胜利从来不是个人的传奇,而是无数无名者用生命接力换来的。

这种真实的叙事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相契合。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协作史诗,到妈祖救助海难的民间信仰,中国叙事中的服务者始终嵌入集体主义框架。《沉默的荣耀》继承了这一文化基因,让英雄回归人民史观,使观众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 情感共鸣,跨越海峡的心灵回响

在台湾,《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则像是一场对民进党当局“信息茧房”的集体突围。长期以来,民进党通过“心战大队”编造谣言、篡改教科书等手段,试图切断台湾民众与真实历史的联系,制造“文化台独”。然而,《沉默的荣耀》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虚假的叙事。

《沉默的荣耀》之所以热播,关键在“真”与“诚”。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拿它和民进党当局拍的“台独”战争荒诞剧对比,直言后者“荒腔走板,不晓得为谁而战”,还得“强迫人家看”;而《沉默的荣耀》的高收视率,源自观众自发的观看意愿。弹幕里,网友的留言满是共鸣:“第一次知道吴石将军的故事,‘台湾必归’四个字看得眼眶发热”“(看到)朱枫吞金守秘密的那段,才懂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台湾网友也说,“原来还有这样的英雄,他们的荣耀不该被埋没”。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坚定的信仰、朴素的理想、真实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自然能跨越海峡,戳中人心。

若把视线拉远,《沉默的荣耀》热播其实是九三阅兵这一历史拐点后,两岸民心向统一靠拢的又一印证。九三阅兵,极大地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而岛内谈统一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从凌峰先生唱响家国大义的《吾爱吾国》,到戳穿“台独”荒唐本质的神曲《没出息》刷屏传播,再到如今唤醒英雄记忆、民族精神的《沉默的荣耀》,还有正在播出的《台湾1945》,这些作品都循着同一条脉络:打破民进党编织的“信息茧房”,突破赖清德当局的文化封锁,唤醒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中国认同。两岸网友借魔性旋律讽刺“台独”“没出息”,为《沉默的荣耀》中守护统一的英雄热泪盈眶,本质上都是两岸民众对统一大势的渴望,是台湾同胞已然彰显的身份觉醒、精神自觉。

  • 精神传递,照亮时代的信仰之光

《沉默的荣耀》不仅仅是一部谍战剧,更是一部传递精神价值的作品。它所展现的革命先辈们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而《沉默的荣耀》中的英雄们,以他们的坚守和牺牲,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他们的信仰、勇气和担当,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填补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英雄主义和崇高精神的渴望。《沉默的荣耀》通过“小事不拘、大事不虚”的创作原则,将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人物命运,让崇高信仰落地为平凡人的抉择,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并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同时,该剧的热播也呼应了当前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时代要求。它让两岸同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吴石、朱枫等先烈们为了国家统一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当代人继续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正如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所说,他们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质,必将激励两岸同胞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 行业视角,谍战剧的创新与突破

从行业角度来看,《沉默的荣耀》的成功为谍战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创作理念上,它打破了谍战剧长期依赖虚构传奇的创作惯性,以纪实美学为核心,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的完美融合。这种创新的创作理念,为谍战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让观众看到了谍战剧除了紧张刺激的情节之外,还可以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思想价值。

在艺术表达上,该剧也实现了双重突破。一方面,通过光影构图、镜头语言等手段强化历史厚重感。例如,剧中吴石远眺海岸线的长镜头,既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又隐喻了两岸同根的文化联结;朱枫在捷报中含笑赴死的场景,以蒙太奇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解放进程交织,使艺术表达成为历史精神的载体。另一方面,该剧直面英雄全军覆没的历史真相,不回避历史的残酷性,这种悲剧审美的极致化,反而凸显了信仰的纯粹性,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英雄们的伟大。

此外,《沉默的荣耀》的成功也得益于制作团队的用心和投入。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英雄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后期制作团队则通过精心的剪辑、配乐等手段,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氛围,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沉默的荣耀》的爆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真实为基,构筑了信仰的坚实堡垒;以情感共鸣为桥,跨越了海峡的心灵距离;以精神传递为光,照亮了时代的前行道路;从行业视角来看,它更是谍战剧创新与突破的典范。这部剧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作品,它将激励着两岸同胞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各国上万政党,为何中国共产... 世界200多个国家共有近万个政党,为何中国共产党最持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真为您梳理全球南方国家政...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论...   论语经典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孔子道德名言 孔子道德名言 孔...   孔子道德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
梦想与现实的名言 梦想与现实的...   梦想与现实的名言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
描写幸福的名言 描写幸福的名言...   描写幸福的名言  1、幸福是一杯清清的开水,也是一杯浓浓的热茶。  2、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