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每年都有高达 85%的跑友,因为参加马拉松、进行长距离跑步,落下或大或小的运动损伤。
咱们跑团有位张大哥,那可是跑步界的“老炮儿”,有着 16 年的跑步经验,对于马拉松,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如果你没跑过 30 公里,千万不要去报名参加全马!”
一开始,我还半信半疑,但后来发现,这简直就是跑步界的“真理宝典”。
如果你连 30 公里都没跑过,真的别盲目自信地去报名全马啦。
跑步损伤,原因何在?
要想在跑步的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就得先搞清楚跑步损伤的“幕后黑手”。
据张大哥回忆,他这 16 年里,见证了太多跑者在日常跑步中遭遇肌肉拉伤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头号元凶”,就是跑量不够。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那些马拉松运动员跑量那么大,咋就没损伤呢?”
这就好比人家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而咱们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马拉松运动员身后有专业的团队,就像有一群“军师”和“后勤部队”,为他们保驾护航。
而且,他们的日常跑量和马拉松的距离几乎相当,身体素质也远超普通人。
打个比方,一个月跑量 300 公里的人,跑个 5 公里就跟散步似的轻松;可一个平时不怎么跑步的人,突然让他跑 5 公里,那简直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很容易就会出现损伤。
科学提升跑量,循序渐进是王道
既然知道了跑量不够是损伤的重要原因,那该如何科学地提升跑量呢?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一个词:循序渐进。
如果你想挑战长距离跑步,就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不能让身体承受过多的负担,一般来说,周跑量的增长达到 50%,非常危险;一旦超过 60%,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损伤只是早晚的事儿。
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跑量的增加不宜超过上周跑量的 10%。
所以,千万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无规律地增加跑量,不然受伤了可就追悔莫及啦。
30 公里,全马的坚实基石
在马拉松的世界里,30 公里就像是一座“分水岭”。如果把全马比作一场“战役”,30 公里就是这场战役的“战略高地”。
过量或者过少的跑量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比如说,你平时每天只跑 10 公里,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节奏,突然让你去跑全程马拉松 42.195 公里,身体的组织、协调性和肌肉力量都跟不上,很可能还没跑到半程就累得“趴下”了。
要是硬撑着继续跑,那不是倒在赛道上,就是会产生严重的损伤。
所以,对于那些想挑战全马的跑友来说,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30 公里是全马的基石,只有稳稳地跨过这个门槛,才能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更加从容。
马拉松虽然已经成为一项大众运动,人人都可以从半马开始尝试,但它绝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
不管你是经验丰富的跑步大神,还是初出茅庐的跑步小白,都要对马拉松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别让盲目自信毁了你的跑步梦想,先跑过 30 公里,再去挑战全马,这样才能在跑道上收获健康和快乐!
希望每一位跑友都能在科学跑步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