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以色列议会做了一件大事,他们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两项法案,计划将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纳入以色列的版图。这一决定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法案规定所有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都属于以色列的主权范围;其次,专门针对耶路撒冷附近的马阿勒阿杜明定居点,计划将其也并入以色列。
原本,以色列刚刚与加沙地区实现停火,按照常理,应该稳一稳,但没想到议会竟然直接推进了这一重大举措。 按照以色列的法律程序,这项法案还需要经过三次表决才能生效,目前它已被提交给外交和国防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讨论。但即使只是迈出了这一步,已经激怒了周边国家以及美国。 以色列的这一举动让外界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停火才刚结束,他们就急于推进吞并法案,这种做法显得不像是为了争取和平。更让人感到有趣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迅速发表声明,表示这项法案是反对党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挑起美以之间的矛盾,属于政治阴谋。 我个人认为,内塔尼亚胡此番言论有些“两面讨好”的意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李子昕专家也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反对,实际上更多是为了安抚美国,因为政府内仍有激进派力量,如果不平衡好两边关系,可能会让政府面临麻烦。 实际上,约旦河西岸的局势已经持续了多年,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就开始占领该地区,目前他们已控制了约60%的土地,并且持续在该地区建设犹太人定居点。到2024年,西岸将有接近50万犹太定居者。此次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将以往“暗地里进行的吞并行为”合法化,从而使得过去的操作公开化。 然而,就在以色列国内的争议还未平息时,美国方面已经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结束为期三天的访以行程时,公开批评此法案为“极其愚蠢的政治噱头”,并表示自己感到“受辱”。这番话的语气十分严厉,表明美国高层对这一法案的愤怒。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也直言不讳,警告以色列,此法案再加上定居者的暴力行为,可能会彻底破坏与加沙的停火协议。 更为严厉的是特朗普的态度,他在10月15日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不会发生,我已经向阿拉伯国家保证过了。”当被问及可能带来的后果时,他毫不客气地表示,“如果以色列真的吞并西岸,美国将不会再支持以色列。”特朗普的这一警告并非口头之语,因为他深知,如果以色列吞并西岸,将导致他之前对阿拉伯国家的承诺全部作废,而他还在计划让沙特等国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如果美阿之间的信任破裂,这项协议的扩展几乎无望。 特朗普还透露,他正在考虑是否释放巴勒斯坦法塔赫的领袖马尔万·巴尔古提,而哈马斯早已要求在停火谈判中释放这位囚犯。如今法案的推进,可能会影响这项决定的进程。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没有坐视不理。10月23日,埃及、沙特、约旦等15个国家联合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法案,并指出该法案违反了国际法,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该决议早在2016年通过,明确表示以色列在西岸建立定居点是非法的。2004年,国际法院也曾认定以色列占领西岸是不合法的。巴勒斯坦方面则称此举为“公然挑衅”,巴解组织的瓦西尔·阿布·优素福也批评以色列根本不顾国际法和联合国的决议。 很显然,以色列的这一举动过于仓促,甚至惹得伊朗和阿联酋也发声明表示反对。除了与以色列签署了《亚伯拉罕协议》的少数国家外,大多数中东国家都站在了巴勒斯坦一方。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2025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两国方案”仍然是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如果这项法案最终生效,巴勒斯坦将失去建国的土地,而这不仅意味着巴以之间的冲突会加剧,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等周边势力也可能会卷入其中,整个中东地区可能再次陷入混乱。目前的局势是三方拉锯战。以色列议会欲推进吞并法案,内塔尼亚胡则在其中进退维谷。美国一方面向以色列施压,另一方面又希望维持与阿拉伯国家的良好关系;阿拉伯国家则紧密联合,共同反对这一法案,坚守国际法底线。要想实现中东和平,实在不容易。如果以色列继续推行单边行动,特朗普的“断供”警告能否成为现实,“两国方案”是否能够保住,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继续采取单边行动,地区和平只会越来越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