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人们总说以史为鉴,可是我们看到外戚这个名词在两汉四百多年时间,反复占据重要地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势,最终两汉的最后皇权都被外戚终结,王莽篡汉,曹丕(当时的国舅)取代汉献帝。为何两汉的帝王们,如此看重外戚,不加以限制呢?
首先,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没有外戚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秦始皇死后,大权为何旁落在赵高与李斯等人手里,而公子扶苏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秦始皇没有皇后,扶苏在朝堂上没有外戚的支援。
反观,刘邦起兵以后,吕氏家族那是出人、出钱、出力,帮助他一步步做大做强,这里面很多人容易忽视外戚的力量。即使后来发生吕氏之乱,这也并没有影响外戚的重要性,别的外戚迅速填补空缺,比如说卫青、霍去病的军功,霍光扶持的昭宣之治,都是给外戚增光添彩,让人觉得扶持外戚可行。
其实,外戚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绝对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用不好也会带来巨大的灾祸。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外戚夺权的案例,这里面还包括杨坚的隋代替北周。可以说,从两汉的创立之初,不仅离不开外戚的功劳,比如说光武帝郭皇后家族的支持,而且后期遇到麻烦,外戚真敢冲锋在前,力保国家和皇权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