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究竟如何评判是冷冬还是暖冬
创始人
2025-10-22 16:09:24
0

进入初冬时节,“今冬会是冷冬还是暖冬”又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近期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低,是否预示着今冬会是一个“冷冬”?究竟如何评判是冷冬还是暖冬?

偏冷≠冷冬!“冷冬”“暖冬”到底谁说了算?

在咱们公众的视角,“冷冬”或是“暖冬”,可以是基于个体感受的一种表述。比如,刚进入冬天,突然大降温来袭,冻了个措手不及,给人的感受≈这个冬天真冷≈冷冬。

但在科学记录天气的视角,事情就有了更复杂的考量。几天或几周的偏冷,是否就=这个冬天(冬季整体三个月)是偏冷的呢?还真不一定。也许这场大降温结束后,接上的就是一个大偏暖。正负一平均,最后冬季结束时算了下,这个冬天竟然还是偏暖的。

所以,结果就是:

1 如果问,近期北方地区气温是不是特别低?是的,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

2 如果问,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冬天会是冷冬?不一定,也许你的“福气”(升温)还在后头。

我们也来看下国家标准是如果定义“冷冬”和“暖冬”的:

根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冷冬等级》,冷冬/暖冬的判定都是用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判定的基本要素,通过冬季平均气温与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与标准差(描述序列偏离其平均状况的统计量)来判断。

以暖冬为例,又分为单站暖冬和全国暖冬。当一个站点的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其标准差的0.43倍,定义为单站暖冬;全国暖冬采用全国范围内暖冬面积占全国有效面积的百分比(也称暖冬指数)来界定,暖冬指数≥50%,定义为全国暖冬。

根据暖冬判定标准,1951年至2018年,我国共出现20个全国性暖冬年。不过,偏暖的年份并非都是暖冬年,而暖冬年气温距平也并非都比平均值偏高。比如2013年至2018年的6个冬季,气温距平都为正值,但只有2013、2014和2016年是暖冬;而1972年冬季气温距平与现在的平均值相比是负距平,但与当年使用的平均值相比是明显的正距平,这样的差异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不同阶段气温平均值升高的缘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领导力与... 导语:学习看领导力与执行力提升,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下面小编为您推荐领导力与执行力提升心得体会,欢迎阅...
最新或2023(历届)组织部严...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以修身既是立身之本,也...
房东收房时发现蓝色瓶子,为何惊... 近日 台州路桥街道的房东陈女士 在打扫退租房客的房间时 发现床上遗留着2个蓝色瓶子 于是马上拍了照片...
个人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大学生文...  按照学习安排,我就如何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研讨主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最新或2023(历届)高校教师...  自从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