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魂、梦”的重要论述,深刻锚定了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民族根脉、精神归属与共同愿景,为系统增强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实践指引。
固本培元,铸牢中华民族之根
“根”是血脉之源,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基于共同祖先、共同历史和共同疆域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等身份表述深刻烙印在海外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之中。
强化“根”的认同,是增强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石。深化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对共同血缘、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的深刻感知与深度体验,使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淬炼中华民族的共同根基,进而培育深厚的中华民族归属感。第一,重塑话语,深化历史记忆。系统梳理并传播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华侨华人移民奋斗史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交融史等,全面展现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统一进程中的卓越贡献和独特价值;加速推进全球华人命运共同体通史的研究与编撰,构建以“国兴侨兴、国强侨强”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史观。第二,沉浸体验,激发情感共鸣。为弥合代际历史记忆断层,要大力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开展中华民族历史研究与教育实践,通过历史剧场、情景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对华裔新生代进行沉浸式体验教育,在情感共鸣中深化家国情怀,铸牢共担民族使命的集体记忆。第三,技术赋能,创新寻根载体。运用数字博物馆、在线家谱库等技术手段,激活海外华侨华人的寻根活力;建立全球华侨华人移民数据库,贯通祖籍脉络精准溯源通道,助力海外侨胞追寻文化根脉。
铸魂强基,弘扬中华文化之魂
“魂”是精神所系,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积淀形成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侨华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群体的独特标志和精神追求。“仁爱”“诚信”“和谐”“孝道”等中华文化伦理观念,深刻影响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家庭伦理、商业操守、处世哲学和行为实践,成为他们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赢得尊重的重要精神源泉。强化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与传播,是维系民族根脉、塑造国家形象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战略任务。
彰显“魂”的魅力,是增强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自信的核心。中华文化之“魂”需要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时代生命力,在开放包容中汲取人类文明精粹。第一,品牌深植,打造文化精品。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庆是海外华人社会最具文化可见度的精神图腾,也是向主流社会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这些文化活动需要突破舞龙舞狮的刻板展演,引入更多特色文化深度体验和现代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表现力的品牌活动,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亮点。第二,数字交往,激活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文化自信的建构必须突破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时空限制和话语壁垒,依托前沿技术和数字平台重构传播生态。在中华文化传承上,要从“记忆保存”转向“基因活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在中华文化传播上,要从“单向输出”转向“共生共创”,在多元文化对话中实现中华文化叙事体系重构。例如,最近几年海外流行的汉服热、围炉煮茶、《黑神话:悟空》游戏等,就是将融入国潮元素的服饰、饮食、休闲娱乐活动等通过现代媒体展示和推广,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其以更符合华裔新生代喜好和时代潮流的方式传承与传播。
凝心聚力,共筑民族复兴之梦
“梦”是奋斗所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和共同目标。从历史纵深来看,无论是中国革命时期的“救国梦”,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强梦”,还是新时代的“复兴梦”,海外华侨华人的个体命运始终与民族征程同频共振。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海外华侨华人始终是驱动技术、资本与理念跨境融通的关键力量。在展现中华文明魅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国的历史性崛起,不仅为海外华侨华人开辟了全球发展的新赛道,更是提升了“华人身份”的全球价值,显著增强了其文化自信与民族向心力。这种深层互动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的个人奋斗、群体发展与民族复兴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共同汇聚于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宏阔征程之中。
贡献“梦”的力量,是增强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自信的目标指向,需要从叙事、法律、渠道等方面建构个体发展奋斗与民族复兴伟业深度耦合机制。具体而言,第一,重构叙事,精准传播“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对复兴伟业的集体期盼,更是蕴含着“以和为贵”的发展哲学,通过和平发展的实践自觉、合作共赢的制度创新、文明互鉴的责任担当,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范式。在“中国梦”叙事中要避免局限于宏大主题,要注重将宏观话语转化为微观话语、生活话语,将抽象理念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奋斗轨迹、可共情的生命故事、可参与的创造实践,使其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日常实践和行动自觉。第二,完善法律,保护侨胞权益。侨胞权益保障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权益保护仍然存在系统性法律支撑缺乏、服务与需求脱节、司法保护及政策协同薄弱等问题。亟需从专项立法、优化服务、深化协作等维度来构建海外华侨华人权益保护机制。第三,畅通渠道,激活内生动力。坚持“以侨为桥、以侨引侨”,通过经济合作、政策支持、人才引进、政治参与等多个渠道,构建系统化、多层次激励机制,让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从而实现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双向赋能。
海外华侨华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中华文化自信的维系与强化,是涵养壮大海外爱国力量、促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助力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所在。唯有铸牢中华民族之根,弘扬中华文化之魂,共筑民族复兴之梦,才能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认同从情感维系到价值自觉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深层建构与持久涵养。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