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已发生多起因碰撞事故而导致电车起火,隐藏式门把手却锁死车门,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情况,甚至还有外资品牌百万豪车(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电车)也因为如此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对此一些车企辩解说其他因素导致车门打不开,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传统车企发展百年早已提供了成熟的方案。
传统汽车企业设计的方案是以安全气囊弹出作为车门门锁启动的条件,安全气囊是整辆车中等级最高的程序,传感器、控制器与气囊之间使用专门的线束,在传感器感知到车辆发生碰撞时,车门紧锁、安全带收紧等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在传感器感知到车辆静止后就会解开车锁,此时车内驾乘人员,或是车外救援人员都可以轻松拉开车门。
为确保传感器、控制器与气囊的供电可靠性,他们都以专用的线缆连接汽车电源,确保在碰撞事故后这些设备都能及时、正常启动,以尽可能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
传统汽车中的机械结构也非常成熟,内外门把手都设计在显眼、方便用手打开的位置,这都是百年来经过许多事故教训设定的合适位置,而且传统汽车的开放式门把手是真的可能出现大力出奇迹,在碰撞出现车门变形的情况下,通过强拉开放式门把手就能拉开车门。
相比之下,如今部分电车企业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认为这样更时尚、更具科技感,还能减轻空气阻力,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他们的道理,只是隐藏式门把手使用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故已不少,在日常使用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诸如冬天冰雪将隐藏式门把手冻住导致车主手指受伤。
面对这样事情,这么多年下来,这些车企却不思悔改,仍然坚持用隐藏式门把手,甚至连机械结构都不提供,屡屡造成了电车交通事故后车内驾乘人员被锁死在车内然后活活烧死的惨剧,如此恐怕是车企对车辆的安全性认识严重不足。
或许对于这些车企来说,增加机械结构太麻烦,还会增加成本,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不愿意采用,直到今年3月份的一单事故之后,工信部强制要求汽车企业给隐藏式门把手增加机械结构,这进一步反映出这些车企对于车主生命的漠视!
除了备受争议的隐藏式门把手之外,取消车内的空调、音响等实体按键而将这些设备的控制集中到中控屏中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到如今一些电车企业终于逐步恢复了车内的实体按键,反映出这些车企缺乏造车经验,只是为了科技而科技。
但愿经受了这么多的交通事故教训之后,这些车企能真正将安全第一放在心里,否则事故发生得更多,他们必将被消费者抛弃,事实上如今汽车市场就已出现了这种迹象,消费者买电车也开始倾向于选择传统汽车企业的电车,推动传统汽车企业的电车销量增长迅速,这是消费者对他们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