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徒步为何会有大量小白蜂拥尝试
创始人
2025-10-18 09:00:53
0

参与此次珠峰东坡徒步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王汉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他的观察中,此次珠峰东坡徒步的新手至少占一半。“我们在徒步过程中遇到很多人,我问他们今天目的地是哪里,他们说‘我也不知道,跟着领队走’。我问他们有没有应急装备,他们说,‘领队会帮我们准备好’。”

“中国大部分的珠峰东坡徒步者,在面对高原极端天气时,身体素质、技能和经验上都是不合格的。”前国家登山队教练、巅峰探游负责人、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创始人孙斌对@中国新闻周刊 直言。

达娃是珠峰东坡的一位村民,从2017年开始做高山向导,主要带人走冈仁波齐、希夏邦马、珠峰东坡这三条徒步线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两年游客显著增多,大部分是25至38岁的都市白领。

他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小白”来到珠峰东坡徒步。“他们不会应急,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缺乏徒步必备的技能。7天6夜的行程,有些人今天进山,第二天就受不了下山了。”

达娃认为,这与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帖子宣传徒步线路“有腿就行”有关。@中国新闻周刊 也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发现,“哈巴雪山,一座有腿就行的雪山”“奥太娜,小白也能拿捏的雪山”等帖子并不鲜见。这些帖子往往将海拔数千米的雪山攀登描述为“新手天菜”“体力好无高反就能冲”。有人根据相关路线徒步,发帖反驳称,自己凌晨3时冒雨出发攀登,经历严重高反和体能极限,“说什么有腿就行都是骗人的”。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现代中医诞生不了名医?医... 现代中医为什么培养不出像古代一样的大医?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例如叶天士在当时...
李广田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其特点... 李广田(1906~1968),散文家。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
汤国梨: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她痴狂... 一、自扶残醉倚暗窗江南一带的小镇,常常被数个湖泊托举着,乌镇就是一例,因此它被人们形容为“漂浮在水面...
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 没有他... 赵博生,1897年出生于河北黄骅市腾庄乡慈庄,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房基为青砖砌筑,砖墙基设芦苇隔碱层...
这位抗日元勋从未上过战场,却做... 八十年前的一场战争,让无数的爱国者涌现了出来,纷纷用自己的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