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价格战趋缓和主机厂认证体系完善,这个蓝海市场有望从“野蛮生长”跨越到“规范繁荣”。
“如果价格差别不大,消费者都愿意去买新车啊。”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某车商指着展厅里一台原价28万元的某品牌新能源车苦笑说到,“现在这款车的新车只卖22万,我这辆准新车标18万都没人问,今年已经是第7次调价了。”
另一位北京某头部二手车市场资深车商感慨道,今年二手车价格下行压力显著,库存周期延长。“在十年前的时候,我们基本一周之内可以把收来的二手车全部卖掉,到今年已经拉长到一个月左右。”
一边是消费者不愿为二手车买单,另一边是二手车商无法及时出货。
某二手车销售经理表示,当前二手车经营面临“收车难、保值难、卖车难、周转慢”四大难题,二手车行业革新迫在眉睫。
新政红利下的盈利困局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28日发布报告称,2025上半年二手车交易量再创新高,交易量达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
在业内人士看来,二手车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原因在于,随着二手车新政深入实施,其交易手续更加简便、交易成本随之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跨省通办与取消“国五”限迁,提高了交易效率。2025年上半年转籍率保持在29%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但这组数据的背后,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
上半年,国内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金额达6232.38亿元,成交均价从2024年同期的61180元降至53673元,均价暴跌12.3%,创近五年最大跌幅。还有一组数据值得一提,2024年,在16家二手车上市公司中,仅有3家实现净利润增长,8家深陷亏损之中。
正如业内所言,新车市场打个喷嚏,二手车市场得感冒。
二手车市场陷入“量升价跌”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战此起彼伏,多个品牌大幅下调产品售价,甚至出现部分车型新车价格低于二手车收购价的“倒挂”现象,严重影响了二手车企业的盈利能力。
除了企业亏损比例较高,二手车行业还面临库存压力增大。
2025年6月,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3天,库存周期30天以上的企业占比提升至35.6%。以深圳市场数据为例,部分车行库存周期已从2014年的不足一周延长至当前约一个月,部分豪华车型甚至出现滞销。
不过,部分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运营,毛利率可维持在6%-8%,周转天数控制在15-20天,但整体行业仍面临盈利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能源二手车正成为市场新兴力量,却也是增长盛宴中的失意者。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已达36.7%,但在二手车市场的交易占比仅为5.3%。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变化以及波动特别大,同时保值率较低,这令一些车商对于二手新能源车持谨慎态度。
“新车基本上落地就打八折,有一些小众车型或者是已经‘灭绝’的车型打五折都没有要。”某二手车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指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燃油车相比,保有量偏低,且多数车辆尚处于使用初期,未大规模进入置换周期。
另一方面,新能源二手车三年平均保值率仅为43%,明显低于燃油车的62%,估值体系不完善、检测标准缺失及售后保障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平台布局。尽管如此,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仍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共完成交易68.7万辆,同比增长35.5%,增速远超整体市场。
价格倒逼下的转型突围
虽然挑战重重,但我国二手车行业仍面临难得的发展窗口期。
一方面,车市价格战的烈度正在减弱。
5月以来,中汽协、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等机构相继发布倡议,反对以价格战为主的“内卷式”竞争,强调维护产业链健康。工信部也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推动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缓解上下游资金压力。7月起,高息车贷返佣政策被叫停,此前通过金融贴息实现的降价模式难以持续,车价逐步回归理性。
另一方面,二手车市场的创新与转型正成为破局的核心动力。
此前因部分二手车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二手车行业的整体形象。而缺乏统一、科学、严格执行的车况鉴定评估标准体系,也阻碍了二手车市场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头部二手车商正通过搭建专业直播团队,实现车辆检测、试驾全程可视化;在服务端,定制化整备、售后延保、溯源服务等增值服务重塑客户体验,部分交易市场推出“终身质保”“7天无理由退车”等承诺。
与此同时,官方二手车服务正在蓬勃兴起。
目前,一汽丰田,奔驰,宝马,一汽奥迪,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雷克萨斯,沃尔沃,吉利,长城,比亚迪和许多其他传统主机厂都在积极探索并增加投资布局二手车品牌认证。另外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带来二手车保值回购的新尝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还建议,随着二手车市场的扩容,如果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制造”优质的短车龄(三年之内)二手车,车源问题将迎刃而解。
比如,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为其提供金融产品,绑定N年使用权,到期后无须考虑市场价格,可将旧车退回到金融机构或者代为运营的经销商,换一辆新车继续上述操作。这样,用户不用关心车辆残值,而厂家则要想办法锁定残值,如此一来,厂家对待新车降价问题会更加慎重,市场价格体系也将随之稳定。
数字化与AI也成为破局的关键引擎,科技赋能驱动二手车交易愈发透明化,提升交易转化效率。
例如,健康用车构建的“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积累超4亿条维修记录,以车辆识别码作为身份标识,建立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电子维修记录。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力推的“行”认证成为推动诚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随着国内二手车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敢于尝试的二手车商将目光投海外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已突破40万辆,出口覆盖东南亚、中东、拉美、欧洲等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不久前,行业内针对零公里二手车展开激烈讨论,并对中国二手车出口中零公里二手车占比过高提出质疑。而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零公里二手车的历史使命逐渐完成,长公里二手车的市场前景正愈发显现。
对于什么是“长公里二手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解释称,“长公里”并非简单以行驶里程定义,而是特指更适配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质二手车品类。对比汽车发达国家市场格局,我国二手车在左舵新兴市场展现出显著的体量优势与价格竞争力。
不过长公里二手车出口也仍存在着包括车况认定、形成批量车源以及资源匹配和售后服务短板等难点。
总的来说,当前二手车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价格倒挂现象虽造成短期阵痛,但客观上加速了行业洗牌。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随着价格战趋缓和主机厂认证体系完善,这个蓝海市场有望从“野蛮生长”跨越到“规范繁荣”。
这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升级的蜕变,或将催生中国首个万亿级二手车服务生态,并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