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充电收费为何还有“刺客”
创始人
2025-10-11 04:00:58
0

近年来本市陆续发布了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的地方标准及多个政策文件,今年9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书,重申价费分离、明码标价、居民住宅小区内按民用电价收费等要求。然而近期一些小区居民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至今仍存在收取高价电费和混合收取电费、服务费等情况。政府的相关要求已经十分明确,为何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仍有“刺客”?记者展开走访调查。

果园西小区有居民在单元门外自行安装了“飞线充电箱”。

果园西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电费按商业电价收取。

果园西小区

按照商用电价收费 只因没有民电接口

家住通州区果园西小区的张先生近日反映,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按1.2元/度的商业用电价格向居民收取电费,而根据政府规定,本应按照居民生活用电的标准(即0.5103元/度)收取。由于认为充电价格过高,一些居民在单元门门口飞线充电,安全隐患不小。

10月4日记者来到果园西小区,该小区30余个充电桩集中设置于小区南侧的一处车棚内,这里既有充满即走的临时充电区,也有可以长期停放的固定充电区。这两处充电区内的充电桩分别由“驴充充”和“万威智充”两家公司安装和运营。记者分别扫取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后看到,两家公司在计费标准一栏都明确标注着电费为1.2元/度。车棚南侧的墙上张贴着充电站的收费标准,其中在电费一栏不仅写着“1.2元/度”,旁边还专门注明该价格为“商业电价”。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小区北侧距离车棚较远的部分居民楼的确存在飞线充电的情况。当天中午时分,小区10号楼前,多条电线从楼上甩下,三辆电动自行车、一辆电动三轮车以及一辆京B号牌的四轮代步车正在楼前飞线充电。其中一位车主还在单元门旁的外墙上装了一个小铁箱,从楼上甩下的电线、插线板以及电动车的变压器都被锁在该铁箱内。类似的情况在小区3号楼同样存在,该楼多个单元的外墙上安装了木质或不锈钢材质的小箱子,里面装有插线板和插座。采访中有居民表示,小区南侧的充电车棚收费高且距离远,因此才拉线在家门口充电。

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内充电桩电费高的问题由来已久,之前自己也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都没能得到解决。“东边的果园225号院9号楼与我们小区就隔着一条六七米宽的小马路,他们的充电桩就是按0.5103元/度收费,每次充电的价格比我们这边便宜不少。”

随后记者就该小区充电收费较高的问题联系到属地果园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一问题此前街道和社区都找过供电部门,但一番查看下来发现整个小区周边都没有能为车棚接入民用电的接口,因此现阶段充电只能按商业用电价格。目前果园西小区周边还有多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仍按商业用电价格收费,仅有果园225号院9号楼因为是从小区门房拉的线,所以享受到了民用电的价格。“现在要想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电价高的问题,可能需要电力部门在周边增设一些接口。这一情况已经上报给了街道,后续看看能否有解决的办法。”

丽新嘉园

小区没取得房产证 无法享受民用电价

王先生家住丰台区丽新嘉园北区,他告诉记者:“我们小区交房至今已经5年,但电动自行车充电仍按照商业用电价格收取费用。在夜间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能享受波谷电价,平均充电费用比电动自行车还低。”

据王先生介绍,丽新嘉园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是2019年建成的回迁安置房小区。由于小区土地性质没有变更,小区至今都没能取得房产证。“之前我反映过充电电费高的问题,被告知小区没有房本,无法在供电局系统里进行编号,因此小区公共区域只能按照1.2元/度的商业用电价格进行收费。只有等房产证办下来后,才能申请电箱并更改为民用电。”

丽新嘉园北区共有两栋居民楼,小区配套建设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位于1号楼北侧及2号楼南侧。记者在现场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后,弹出的页面显示该处充电桩的电费全天均为1.2元/度,服务费为0.51元/度。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使用该充电桩,充1度电收费均为1.71元。为了进行对比,在小区西南角的广场,记者找到了王先生所说的新能源车充电桩。扫码进入小程序后,记者看到新能源车充电是按照波谷、平峰和高峰三个时段收取电费和服务费。其中波谷时段每度电的电费加上服务费为0.89元、平峰为1.57元、高峰为1.95元。在这三档价格中,只有高峰期比电动自行车充电的价格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联系到丽新嘉园工作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丽新嘉园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的均为商业用电。根据规定新能源车充电桩可以享受峰谷电价,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则不存在峰谷电价。“由于暂时没有房本,物业确实无法向供电局申请民用电表及账户,因此现阶段只能提供商业用电。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要求物业做到明码标价和价费分离。街道方面后续也会继续同电力等部门沟通,看看能否解决电价过高的问题。”

广华轩小区

充电价格不透明 混成一笔“糊涂账”

西城区广华轩小区居民近日反映,北京多年前就要求电动自行车充电实行价费分离、明码标价,但时至今日小区内的充电桩仍未执行相关规定,充电价格比其他小区贵上不少,但究竟贵在哪儿却是一笔“糊涂账”。

广华轩小区共有三处充电设施,两处充电桩分别位于小区1号楼、3号楼北侧,小区南门外则是一处充电柜。居民告诉记者,南门外的充电柜虽然做到了价费分离和明码标价,但并非所有车主都能使用,“充电柜只能给锂电池充电,铅酸电池则由于体积过大没法从车上取下,只能使用充电桩充电。”

在3号楼北侧记者看到,这处名为“德康便民充电站”的充电桩共有按充电时长计价和按充电度数计价两种收费标准。其中按时长计价为每3小时1元,按充电度数计价的区域则没有标注价格。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后,记者发现小程序内只提供了按时计费这一种方式。有居民反映,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太多,充电桩完全不够用,虽然知道充电桩的计价不合理,但苦于找不到其他充电的地方,只好来此充电。

为验证该处充电桩收费价格是否过高,记者通过小程序找到了西城区荣丰2008小区内同为“德康便民充电站”的充电桩。与广华轩小区相比,这里的充电桩旁明确标注了0.51元/度的电费和0.5元/度的服务费。在该充电桩充电1小时后,充电订单显示总计扣费0.2元,电费和服务费各占一半。这一价格的确低于广华轩小区每小时约0.33元的价格。

为何同一品牌的充电桩在不同小区计价规则会有明显差异呢?记者根据充电桩旁的电话联系到了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广华轩小区是高压自管户,电力公司仅负责供电到小区总表,再由小区物业负责将电分配到户。目前物业为充电桩提供的电价为1.1元/度。“现在按照1元3小时的标准来收费,除去电费后相当于我们每度电收0.2元左右的服务费。如果按照电费+服务费来收,现在一般服务费都是0.5元左右,充一度电就要花约1.6元,比现在还贵。之前街道组织开会协调收费问题时我们也去了,但是发现这个小区的充电桩暂时还没法用上民用电,所以只能维持现有的收费标准。”

新闻背景

政策虽然明晰 落地仍有“堵点”

为确保电动自行车充电“不再贵”,确保居民“愿意用、用得起”,近年来本市多个部门陆续发布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及运营规范的政策文件及地方标准。

其中,2022年2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要求充电电费执行政府规定的电价政策,按照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收取,各小区在确定充电设施建设主体时,应明确规范充电服务费收取标准,执行明码标价,确保居民愿意用、用得起。

同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规范本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向用户收取充电电费和充电服务费时,两者应当分别计价、分别收取,不得打包混合收取。居民住宅小区内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执行政府定价,按照本市“执行居民价格的非居民用户”电价水平执行。

2023年7月,北京市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这一地方标准,其中也明确规定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公开透明,收费明细应至少包含充电单价、充电量、电费金额、服务费单价等。

今年9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书,进一步重申: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严格落实相关电价政策,居民住宅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按照本市“执行居民价格的非居民用户”电价水平执行。

虽然相关政策规定已经十分明晰,然而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要让定价标准真正落到实处,还需打通充电服务链条上下游的供电企业和设施运营企业之间的“堵点”,属地及职能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本报记者 陈圣禹 文并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京晓保”智能解答人社问题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今年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次推出人社政策咨询智能助手“京晓保”,发...
四大措施快速调动员工积极性 银...   措施一:薪酬激励机制   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
如何与普通员工打交道 同敏感的...   企业管理中最缺乏的是真正懂得如何与基层员工打交道的人。   Fred Smith是联邦快递的主席...
开除员工需谨慎不要犯三大错误 ...   让某个员工离开你的公司,这是你的工作职责之一,但是糟糕的是很多老板却不知如何做好这件事情,干脆就...
五大步骤搞定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需要制定规则从而使每一个员工知道管理者对他们的期望。管理者需要不断地与员工进行沟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