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炸毁泸定桥!”蒋介石的命令下来了,刘文辉却犹豫了。
两边都是大山,想要渡河,唯有此一条路,刘文辉思前想后,回电说改用煤油烧,没想到也给了红军一线生机。
蒋介石本以为红军插翅难飞了,当中央红军向大渡河方向走时,他兴奋极了。为什么?因为这条路,72年前石达开走过,3万太平军全军覆没在河边,在他看来,全歼红军的最好时机到了。
看看地图,就知道这里有多危险了,左边是雅砻江天险和大雪山,右边是地势更复杂的大凉山,红军绕都绕不过去,只能往大渡河方向走。这不就是瓮中捉鳖吗?
蒋介石调了近20万军队过来,准备一网打尽,还给各部队发电报,说立功的机会到了。
唯一能过河的桥,是在清朝年间修建好的,名叫泸定桥。拿不下它,后面几万人都得困死在这儿。蒋介石下令了,要求马上把桥炸毁,接到命令的四川军阀刘文辉头疼得很,考虑了很多事情。
第一个问题,老百姓愤怒了怎么办?泸定桥作为唯一的通路,商人过货、百姓走亲戚,全靠这座桥。你把桥毁了,两边的人都得恨死你。没了地方支持,丢了民心,还怎么在这儿立足?
第二个问题,自己的退路在哪儿?万一打不过红军,桥炸了,自己部队也被堵死了,这不是自断后路吗?更何况重修这么一座大桥,得花一大笔钱,人力、物力都得算上,这笔账刘文辉很清楚。
想来想去,为了应付蒋介石,也为了给自己留下最大余地,刘文辉回了个折中方案。他建议先不炸,但如果守不住,就用煤油把桥烧了。但后来事实证明,他的部队确实在烧了,却来不及了。
红军一开始计划在安顺场过河,虽然拿下了这里的渡口,但河水又深又急,架不了桥,只找到4条小船。几万人要过河,这得等到什么时候?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达现决定拿下320里外的泸定桥。
5月27日,红2师4团作为前锋一大早出发,一边赶路,一边打仗,第一天只走了80多里。走这么慢不行啊,朱德要求先头部队29日必须到,大家又走了一天一夜,走完了剩下的240里。
29日清晨,4团抢到了泸定桥西桥头,这座桥有103米长,3米宽,桥面上的木板早已被拆得七零八落。13根粗壮的铁索,9根在下面当底,4根在两边当扶手。脚下就是大渡河水,翻滚着白浪,一般人看了都得心惊胆战、双腿发抖。
22个战士组成突击队,用手牢牢抓住铁索,发起冲锋。后面的人紧赶着,一边往前爬,一边铺桥板。
冲锋的魏小三第一个牺牲,坠入水中,其他人顶着战火向前,又有人中枪掉下去了。冲到对岸的时候,敌人点了火,桥头一时间在一片火海中,战士们抓着铁链往前爬,有人手臂上被烫出深深的疤痕。
红军的机枪、迫击炮都在开火,掩护桥上的人,这招之前用过好几次,右路红军已经拿下了大渡河东岸下游的地方,两边夹击,守桥的川军压力山大。成功过桥后,敌人溃逃。下午7点,红4团打进泸定城。
蒋介石压根就没想到红军能走这么快,29日当天,刘文辉才发电报,告知自己和河边“共匪”奋战一事,还没提到最后的战况,30日蒋介石还不知道桥已经丢了。
那一念之差,保留了桥上光秃秃的铁索,客观上也给了红军一线生机。
参考资料:《飞夺泸定桥战斗是“真刀真枪”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