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换总理!法国总理为何不好当 | 京酿馆
创始人
2025-10-10 14:21:00
0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8日,法国巴黎,已辞职的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总理府发表讲话。图/IC photo

法国再次陷入政治僵局。

据新华社电,法国总理勒科尔尼6日突然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随后得到马克龙批准。

当地时间8日20时,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电视上表示,新一届法国总理和内阁将在48小时后产生。稍晚,总统马克龙也证实了勒科尔尼的说法。

勒科尔尼在任仅27天,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总理,也成为马克龙总统任内下台的第七位总理。

一年三换总理

由于国民议会内各党派迟迟无法就极富争议的养老金改革议题达成共识,勒科尔尼内阁于10月6日宣告总辞。

经过总统与各党派领袖48小时闭门磋商后,各方达成“迅速更迭总理和内阁,但不提前举行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的共识。

在长篇大论的讲话中,疲惫的勒科尔尼表示,“我的使命已经结束”“能做的努力都做过了”,他强调,“形势已足够糟糕,我们需要一个最终决定撸起袖子,在2027年总统大选前解决国家问题的团队”。

他呼吁,各党派不要急于推动提前触发总统或国民议会选举,因为现在不是干这些的时候,并强调尽管总理和政府均已辞职,但名为“年度财政法案”的新预算案还是会在10月11日出台,这未必是完美的预算案,“但总比没有强”。

他还呼吁各党派不要试图推举有意在2027年参加总统选举的人选出任新一届总理,“谁当都好,但新总理必须完全脱离2027年的总统野心,(国际)形势已足够糟糕了”。

这是2024年法国国民议会选举后一年多来,法国第三次总理暨内阁更迭。

2024年9月5日,在结束国民议会选举近两个月后,中右翼共和党人巴尼耶被马克龙任命为总理,12月13日被中间派资深政治家贝鲁替代。

2025年9月9日,贝鲁被国民议会以不信任案罢免,共和党人勒科尔尼继任,刚任职不足一个月便又匆匆下台。

一年更换三任总理,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年度总理更迭密度纪录,勒科尔尼也打破了此前由中左翼社会党人莫鲁瓦保持44年之久的“第五共和国最短命总理”纪录。

莫鲁瓦的纪录是1981年创造的,任期1个月零2天,但此后他继续被时任总统密特朗提名出任总理多达两任,实际连续任职两年多,因此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短命总理”,而勒科尔尼一旦不能在10日晚之前被重新任命为总理,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十日京兆”——而在当前法国政坛,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

为什么“坐不稳”

表面上看,此番勒科尔尼“坐不稳”,仅当了不到一个月总理就匆匆下台的直接原因,是无法就不决多年的养老金改革议案达成共识,以至于影响到下一年度预算案的及时出台。

作为福利国家,法国长期以来饱受“福利包袱”拖累,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各项税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率。

以“中间派”自居的马克龙近年来在这一问题上趋向于附和中右翼立场,主张改革养老金制度,通过削减福利、延后退休提高社会效率,减轻财政负担,这一主张得到一向主张“低税收低福利”的中右翼支持,却遭到左翼、深左翼各政党的激烈反对。

由于极右翼国民联盟出于争夺执政权目的,功利性地转向阻挠养老金改革,国民议会有再次因重大表决“卡住”从而时隔一年多又触发选举的危险,并影响到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及时通过新的年度财政预算案。

因为根据法国宪法第47条,国民议会必须于12月31日前通过年度财政法案以免政府停摆和福利停发,而完成年度财政法案的流程最少需要70天,因此内阁必须在10月7日之前提交法案,但允许延迟至10月13日,这也是议会满足审查截止日期的最后期限——因此,留给勒科尔尼及其内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然而真正的症结在于马克龙的“私心”所导致的一系列奇特操作。

2024年6月8日,欧洲议会选举出现马克龙中间派执政联盟(复兴党,联合其他中间派小党组成“在一起”联盟)惨败、极右翼大胜的局面,促使马克龙铤而走险提前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改选,并广泛号召唇亡齿寒的左翼“新人民阵线”各党,充分利用国民议会特殊选举制度,成功阻击了极右翼夺取执政权的步伐,却由此付出了“朝小野大”的巨大代价和造成了深远政治后遗症。

选举后,“在一起”联盟痛失86个议席,在国民议会577个议席中仅保留180席,勉强居于第二位,远少于新人民阵线的180席,也比增加了36席的国民联盟领先不多。由于所有政党和政党联盟均远低于组阁所需的过半席位(289席),原则上总统理应按照席位多寡次序,授权各党派及各党派联盟领袖尝试组阁。

然而,本就是从中左翼社会党脱离而出、靠一个七拼八凑的政治联盟和政治平衡术执政至今的马克龙,在利用左翼联盟击退极右翼上升势头、稳住自己阵脚后,便急于“卸磨杀驴”,一再试图绕开新人民阵线,通过拉拢中右翼共和党等政党出头,达到“既防右也防左”、让执政联盟在议席远远不足的情况下“四两拨千斤”,维持自己在2027年总统大选前的政治主导权之目的。

正是出于这一私心,从国民议会改选到巴尼耶就任总理,仅组阁就花了近两个月,且3任总理中竟有两任出自仅有39个议席的共和党;出于同样的私心,原本“中间略偏左”的执政联盟过去一年来“越来越右”,在教育部长、前总理博尔内策划下强力推进养老金改革以拉拢中右翼。

然而,养老金等福利改革在左翼社会影响力深厚、福利思想深入人心的法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新人民阵线明明在2024年国民议会选举中帮了马克龙大忙,并手握最多议席,却连尝试组阁的机会都未获得,不论出于政治主张本身或选举需要,都必然极力阻挠养老金改革,而素来在福利之类“微观”话题上逐利而动的极右翼当然不会放过任何颠覆执政联盟的机会。

一半由于民意汹涌,一半由于各政治势力借题发挥,不论复兴党、共和党都难以应付,这些本应保持传统中右翼“低福利低税收”理念、积极支持养老金改革的勒科尔尼,出于无奈开始公开打退堂鼓,“顶不住”也就只剩下个时间问题。

谁是下一任?

既然总理必须换,而新的选举暂时又不会被触发,那么“谁是下一个”就成为关注焦点。

绝大多数观察家认同勒科尔尼的呼吁,希望2027年有可能参选总统的各政党候选人都不要出任总理,以免制造又一个短命内阁,如此一来,共和党的勒塔约、复兴党的达尔马宁和“地平线党”的菲利普等人就可能被排除在外。

尽管越来越多政治和社会活跃人士开始认同“何不让左翼联盟一试”的想法,但几乎可以认定马克龙不太可能如此想。在推举复兴党新一任总理很难获得足够支持的背景下,他大概率要么继续推出新的共和党等中翼人选继任,要么推出一个党派色彩淡漠甚至全无的专家治国论者,以确保自己熬到2027年任满。

目前呼声最高的两个名字,一个是曾当过多个内阁部长的中间派资深政治家博洛,另一个则是刚下台的勒科尔尼本人。

相较于资深中右、隶属于共和党但和中间派关系也不错的勒科尔尼,曾是中右、如今身居中间派的博洛,宛如一个“强化版勒科尔尼”:曾属于中右却未加入过共和党,现属于中间派却未加入过复兴党,而且他们都和马克龙私交不错。

如果没有黑马脱颖而出,新一任法国总理大概率仍将是弱势且不稳定的。在2027年之前,任何风吹草动,都极可能再度打破勒科尔尼创下的“短命”纪录。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杨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我爱四季... 每当季节在变化时,大自然的灵感让我不由地挥起画笔,画出生动的画。再写出充满大自然气息的诗歌、文章。我...
最新或2023(历届)坏毛病三... 在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毛病。而我这个人呢,优点不多,而缺点却太多了...
最新或2023(历届)下雪三年... 下雪了,今天下的是2004年的第一场雪。 你看那雪花,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它是天公派出的小天将还是天...
最新或2023(历届)秋天的梧... 从那第一片梧桐叶落地开始,我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了。我捡起这一片树叶,它穿上了金黄色的外套,轻轻地躺在我...
最新或2023(历届)苏州狮子... 近了,近了,随着车窗外树木飞快地后移,更近了。那不正是我们向往已久的苏州狮子林吗?一进狮子林,一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