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峰 牛海青 李楠 李琳琳
10月7日至9日,“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暨“潍有尚品”万人品鉴会在潍坊安丘市青云山下火爆开赛。来自山东十六地市的特色食材与烹饪智慧在此交汇碰撞;万人同吃朝天锅,更以每小时2728卷的世界吉尼斯记录将活动推向高潮。这场以蔬菜为名的省级美食盛会,在给人们带来味蕾极致享受的同时,也引人深思:这座县级市,为何能成为“蔬”香齐鲁的“城市会客厅”?
事实上,任何一场高规格赛事的落地,都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检阅。当全省的目光聚集于此,当活动秩序井然、物品丰富且又人气爆棚时,“为何是安丘”的答案,已然深植于其雄厚的产业根基、丰富的办会经验和独特的文旅魅力之中。
从“世界菜篮子”到“国际品质”,产业底气筑牢盛会“硬支撑”
安丘能脱颖而出,承办这场省级盛会,首要支撑源于其在蔬菜产业领域无可替代的“硬实力”。这里不仅是“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更成功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引领”的跨越,为赛事提供了从顶级食材供给到全程品质保障的坚实根基。
作为“世界的菜篮子”,安丘的蔬菜出口规模常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年出口蔬菜超60万吨,占潍坊市出口量的60%以上、山东省的1/7,安丘大姜、圆葱、长葱更是占据全国80%以上的同类出口份额。然而,安丘的优势远不止于规模。近年来,安丘以“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全力构建优质出口农产品全产业链,让“安丘农品、国际品质”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这份“国际品质”的背后,是一套贯穿“从田间到舌尖”的严苛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自2007年起,安丘便坚持采用“国际最严标准”来监管农产品质量:不仅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农安办”,还组建了山东省首支逾百人的专职农安员队伍,配备流动食用农产品管理服务车,年抽样检测超过10万批次。同时,创新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为全市13万余家生产经营主体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对70余种果蔬的全程可追溯。今年8月21日,农业农村部在安丘组织召开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正是对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给予肯定的生动注脚。
安丘的产业底气,同样离不开“自然禀赋”与“政策扶持”的双轮驱动。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丘坐拥北纬36°的“黄金纬度”,光热充沛,地貌多样,48条河流润泽沃野,大面积富硒耕地为蔬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在此基础上,安丘通过《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在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农业产业项目扶持等领域给予全方位支持,目前已推动1400余家农场完成生态化转型,生态种植面积达30万亩。
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更创造了高价值:大盛镇逢润春农场的紫芦笋因“芦笋+金蝉”的生态种植模式能卖到30元一斤;石堆镇文冠农场的文冠果油从“论吨卖原料”升级为“论克售精粹”,每斤售价达200元。如今,安丘年产生态果蔬超200万吨,20个获国家地理标志、名特优新认证的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达25%。这份“优质优价”的成果,也使其在本次争霸赛的展销环节成功“出圈”,成为生态农业转型的生动样板。
从“国际盛会”到“城市引擎”,文旅优势铸就展会“软实力”
如果说产业底气是安丘承接盛会的“硬支撑”,那么其成功操办大型活动的成熟经验与卓越能力,则是打动主办方的关键“软实力”。在此之前,安丘已多次成功举办高规格国际盛会,在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本次美食争霸赛的顺畅运行铺平了道路。
2024年4月,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在安丘举行,这是安丘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标准最严的国际级盛会。通过精细周密的筹备与保障,安丘向全球游客展现了其出色的组织能力与城市形象。正因如此,2025“春游齐鲁”服务消费季、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再次选择安丘,全球风筝爱好者再度齐聚,通过一系列文化、竞技与经贸活动,进一步印证了安丘承办大型活动的实力与魅力。
连续成功举办国际风筝会的经验,使其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大型活动承办方法论”。这套成熟模式直接转化为本次蔬菜美食争霸赛的顺畅运行保障:从各地特色食材的统筹物流、参赛团队的周到接待,到赛事流程的精准执行、现场秩序的井然有序,安丘的操办显得从容而专业,确保了这场省级盛会既精彩纷呈,又井然有序。
对安丘而言,承办美食争霸赛远不止是“办好一场活动”那么简单,它更是“繁荣一座城市”的战略契机。当地政府深谙“以会兴城”之道,正着力通过“打造一条路、办好一个会、繁荣一座城”的发展思路,布局文旅新项目,拓展消费新业态。
被誉为“中国北方自驾游第一路”的“安丘天路”,便是此战略下的典范之作。它以实现“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为目标进行整体提升,将获鹿山谷、半亩山塘、最美梯田观景台等散落的明珠串珠成链,合力牧场、歌尔露营地、留山古火山生态种植等特色项目也深受游客青睐。据统计,今年以来,“安丘天路”已接待游客超180万人次,带动消费约6亿元,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富民路、发展路。
本次美食争霸赛的举办地毗邻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而该园区自今年10月1日起已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一惠民举措与美食盛会同频共振,产生了“1+1>2”的联动效应。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青云山游客量激增,10月1日当天客流接近2万人次,为去年同期的两倍;至赛事开幕的10月7日,客流更是达到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整个假期总客流量同比增幅高达近40%。
从“事事有人管”到“件件能闭环”,硬作风护航争霸赛
“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最终选择落地安丘,正是看中其在大型赛事运营上的过硬实力——这背后,既有政府层面的精密统筹与各部门的高效协作,更有一流干部作风、浓厚干事创业氛围构筑的坚实根基,而这,正是这场赛事得以圆满成功的核心保障。
今年以来,安丘将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聚焦机关干部、村书记、企业家三支队伍,搭平台、建机制、强激励,全面激活“发展变量”,这份作风优势,也自然转化为赛事保障的“硬支撑”。
在筹备阶段,安丘已展现出“全市一盘棋”的协同特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向上对接争取,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上阵,文旅、公安等20余个部门及国企组成工作专班,召开4次部署会议明确方向,2次冒雨实地勘研,以“定岗定责定人”推动责任链条全面压实。
这份协同发力,更渗透在赛事全程的细节里:
- 市文旅局全员在岗、全程在线,面对突发降雨,10分钟内完成30余顶应急帐篷搭建,以“响应速度”诠释“作风硬度”;
- 环卫园林集团以“分区负责、人机联动”织密保洁网,70多名保洁人员动态巡守,40个分类大型垃圾桶动态补位确保场地洁净如初;
- 公安交警提前规划路线、实时疏导交通,筑牢赛事“通行屏障”;
- 市卫健局在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专业医护全程待命,守护参与者健康安全;
- 安丘市融媒体中心联动央视、山东卫视等主流媒体,让赛事影响力跨越地域、持续破圈;
- 志愿者化身“活地图”与“暖心向导”,以细致服务填充每一个细节间隙;
- 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同把牢食材安全与资源对接,综合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局、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等单位全程护航,共筑秩序与风险防控的坚强后盾。
从前期的精密筹划,到赛中的无缝配合,安丘以“事事有人管、件件能闭环”的执行力,将干部作风真正转化为办赛实力的硬核支撑。
“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最终花落安丘,本质上是对其“农业硬实力”与“城市软魅力”的双重认可。这里的底气,源自“世界菜篮子”的产业规模、“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与“生态农业”的价值提升;这里的实力,则体现在承办国际盛会的丰富经验、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与美食文化的深厚积淀。
如今,齐鲁大地的烹饪智慧在青云山下交汇绽放,安丘正以“生态农业样板”和“城市会客厅”的姿态,向外界生动展示:一座县级市如何凭借“一棵菜”撑起产业振兴的脊梁,又如何通过“一盘餐”打开文旅融合的新格局。这场以“蔬”为媒的盛会,不仅是厨艺的竞技场,更是安丘加速从农业大市向健康食品强市转型,打造中国健康食品强市的决心与智慧的集中呈现。
当赛事落幕、掌声散去,安丘留下的不仅是一场成功的赛事,更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