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字能干什么?一部政府规章来回答。近日,成都市出台了规范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的政府规章——《成都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办法》,该办法全文仅15条、核心条文600余字,却解决了“在哪配”“谁来配”“怎么配”的现实难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市司法局探索通过“小快灵”立法方式,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的问题,推动出台了一批民生良法。
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操作性
全文15条撑起生命“保护伞”
据悉,相对于立法结构完整、调整内容广泛的“大块头”立法,“小快灵”是一种立法形式简单、立法难度低、立法速度快,并能有效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立法形式。
全文仅15条、核心条文600余字的《成都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办法》从部门职责、配置场所、日常管理等进行规范,精准务实、条条管用。办法明确规定在交通枢纽、学校和养老机构等场所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同时鼓励在商务楼、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等场所自主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陈静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办法》出台的核心,实际上是要为成都构建一张覆盖更广、响应更快、操作更规范的公共场所急救保障网络。这意味着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市民有更大概率在“黄金4分钟”内找到并使用这台“救命神器”。
金沙公交枢纽站8号门巴士驿站门口的AED
立项快、成案快、协商快、审议快
4个月帮助解决“带娃难”
如果说明确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守护的是生命危急关头的“瞬时安全”,那么,解决“带娃难”则是关乎千万家庭日常的“长久幸福”。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通知,成都市及时响应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托育服务促进办法》,从起草草案到审议通过,只用了不到4个月。
成都公办幼儿园开托班
据新华社报道,“小快灵”地方性法规从立项、起草到通过,用时一般4至6个月,多数二审通过,有的一审通过。“在该办法出台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立项快、成案快、协商快、审议快。”在成都市司法局立法一处负责人看来,“小快灵”立法就是要以快速的立法解千万家庭之所急,让带娃难家庭实现托得起、放心托。
181项事项“全程网办”
助力园区新签约引进产业化项目16个
“我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办理了食品店经营备案和执照申领,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快捷!以前需要三天才办得下来。”在成华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备案手续的李先生惊喜地说。
去年,成都市为有效解决“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多头备案”“违规增设隐形备案”等问题,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了《成都市行政备案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明确行政备案的设定依据、适用范围、实施管理等,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本级调整取消备案111项,“公司备案”等181项事项“全程网办”,90%事项承诺一日办结。
成都农高创新中心
又如,为解决园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去年9月1日出台了《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企业知道我们政府专门为农业科技园立了一个法,觉得政府很重视农业园区发展,项目企业签约落位率明显提高了不少”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数据显示,该促进办法仅出台不到一年,园区已新签约引进产业化项目16个,协议投资额18.05亿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恬 图据 成都公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 蔺虹豆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