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光顾着看猴子了,没想到86版《西游记》剧组的女演员们都那么漂亮,不是沉鱼落雁,就是闭月羞花。然而如果从里面挑出一位最漂亮的,那就非女儿国国王莫属,端正大气,女王气十足,不得不佩服杨洁导演的眼力,选角真的独到。
女儿国国王
其实西游记原著也同样如是,女儿国国王实在是唐僧的最佳配偶,然而即便是她,最终也没能留下唐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探讨下这个话题。
一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官方的答案,也是大多数人承认的说法,那就是唐僧西行是非常坚定的,不会被任何事务所诱惑,即便是美色也不行,毕竟他有宿根,是佛祖嫡传的二弟子,他的使命就是取经。他历经9世轮回,依然不改初衷,可见他是真的与佛法有缘,所以取经意志之坚决让人叹为观止,哪怕比女儿国国王再漂亮的女人诱惑,他也不会停留,依旧向往并践行西天之路。
这种观点其实非常普遍且大众,也没有必要多阐述,如果揪着它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下面咱们再考虑其他的说法,有朋友们来评论,到底哪种可能性最大。
二 第二种可能就是唐僧需要保命。的确如果从西游世界挑配偶,女儿国国王是最佳人选,毕竟其他女性再漂亮,如蝎子精,玉兔精,老鼠精等等,她们都是妖,万一爱腻了,就有可能成为她们的盘中餐。
杏仙
毕竟这些妖精对长生不老还是很渴望的,吃唐僧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而唐僧不可能永远年轻,等他年老色衰,这些妖精将他吃掉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如果要选择,唐僧也一定会选女儿国国王。
毕竟从身份上说,女儿国国王是一国之主,而唐僧是李世民的御弟,两人可算门当户对,再从最本源来说,两人都是人,唐僧不用担心老了被国王吃掉。然而如果大家真的认真读一下原著的相关章节,恐怕也不会选择女儿国国王。
因为女儿国全部是女人,整个国家上至国王下至黎民百姓,对于男人的渴望都非常强烈,她们的喜欢堪称变态级,可以为了留住男人不择手段,原著有这么一段描述:
婆婆道:“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纸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唐僧如果留下就跟待在狼窝也差不多少,尽管他未来是女儿国国王的丈夫,可欲望可是不容易抵挡的,备不准他就会被女儿国国王的手下生吞活剥,尤其等到女儿国国王厌倦的时候,危险系数更是增加,因此长期留在女儿国也是非常危险的。
女儿国国王
三 也许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唐僧动了心,但是客观不允许。咱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玄奘是得道高僧,然而在西游世界,其实唐僧的素质比一般人高也高不到哪里去。有很多方面能够证明唐僧很俗。
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唐僧经常斥责他的徒弟,譬如骂孙悟空:这猴头!你头痛还不怕,还要无礼?休动手!且莫伤人!再与我审问一问!骂猪八戒更毒:泼孽畜,又来抱怨了!常言道,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待我们有缘拜了佛祖,取得真经,那时回转大唐,奏过主公,将那御厨里饭,凭你吃上几年,胀死你这孽畜,教你做个饱鬼!
当然还有许多,可见唐僧骂人很有一套。他的思想就更庸俗了:
唐僧埋怨行者道:“你这个猴头,番番撞祸!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气儿,让他骂几句便也罢了。怎么又推倒他的树!若论这般情由,告起状来,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通。”
唐僧与猴子
而且他还没有师傅的担当:
圣僧善念祝荒坟,祝云:“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
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可见唐僧的人品也纯属一般,只是有一些人情世故在里面。这样的人当然行事会权衡利弊,的确女儿国国王是倾国倾城,也有非常大的权力,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绝佳的配偶人选。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唐僧的身份不一般,他是如来嫡传的二弟子。
而且在西游记中如来也是狠角色,当初金蝉子在佛祖讲经的时候打了一个盹儿,就被罚下界遭受轮回之苦,他如果留着女儿国,你想如来会如何惩处他?还有一个问题同样重要,取经可不仅仅是他们五个,只是他们五个在明处,还有几十位神仙在暗处。
这些神仙包括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外加十八位护教伽蓝。这些神仙表面上是保护唐僧,但也有监督的作用。尤其金头揭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离唐僧左右,别说睡觉,就是唐僧上厕所,人家也在他脑袋顶上瞅着,唐僧哪里有什么自由。
金头揭谛
此外这些神仙还记录这取经路上经历的一切,包括个人的表现,原著最后有这么一段可以证明:
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准缴。”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
瞧见没,这就跟监控一样,唐僧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监视之下,更何况佛派的大佬们还有慧眼神通,随时将唐僧的行为查个底掉,你觉得他在女儿国能呆住吗?当然了,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咱们可以在评论区里讨论。感谢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