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为何燃爆全球? 这部《中国潮阳英歌》揭晓流量密码
创始人
2025-10-07 11:41:21
0

2023年春节期间,英歌舞火爆全球,一夜之间人人皆知,观众被这种视觉效果强烈、舞蹈动作豪放的表演方式所深深吸引。而早在1996年,潮阳就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因英歌如此备受关注,成为非遗在现代社会发展传承中最耀眼的代表性项目,其历史起源、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发展现状等等,需要研究者从理论与学术上做出清晰梳理。历经近两年的田野调查、研究与编撰,《中国潮阳英歌》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国内首部从文化人类学、中国舞蹈史及潮阳人文历史角度系统研究英歌的学术著作。

《中国潮阳英歌》。

《中国潮阳英歌》由郭小东教授担任主编,黄国钦、陆基民、蔡妙芳、周建江、林继昌等多位作家撰稿,摄影家陈中担任视觉总监,河夫等画家精心创作插图。本书与今年7月出版的《英歌36》一道,为英歌研究提供了立体的样本,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英歌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

《英歌36》。

源自中原的文化融合

每当四时八节,地处粤东的潮汕大地就处处可见英歌舞动。这种锣鼓喧天,槌声震耳,英姿炫目,气势磅礴,场面恢宏的群体舞,营造出极致的情绪与氛围,现场人潮涌动,欢乐如潮。在英歌的表演体系中,既有阳刚的男性舞,也有刚柔并济的女性蹈,参与者既有青壮年亦有健老少儿,可谓是真正深入人心的民间文艺活动。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的学术价值在《中国潮阳英歌》一书中首次得到系统性的阐释。郭小东领衔的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英歌舞的“三十六式”动作程式与宋代武舞《破阵乐》存在谱系关联,印证了其“中原—闽南—潮汕”的传播路径。文化学者江冰认为:“英歌脸谱中的雷神图腾与傩戏面具的同构性,揭示了华夏巫傩文化的活态遗存,这一发现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对话提供了实物佐证。”

英歌舞蜚声海内外。

英歌起潮阳。郭小东教授告诉记者,英歌兴于宋元之际,大盛于南明时期,以潮阳为中心,而流行于整个潮汕大地。在考察英歌的历史源流过程中,《中国潮阳英歌》的编撰团队遍寻各种史料,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三:一是英歌源自潮阳;二是英歌源于上古,而非出自《水浒传》;三是英歌的水浒故事,最初来自《大宋宣和遗事》之话本、杂剧,后来又从小说《水浒传》中挖掘素材,进行了更多的补充。“英歌是在潮汕民间风靡的舞戏:行祭祀大典,炫庙会社火,集游神赛事之大果,是中国仅有的长篇男性英雄舞蹈史诗。”

《中国潮阳英歌》一书深入挖掘英歌的动作、阵势、脸谱等元素所蕴含的历史积淀与精神风貌,清晰梳理其从中原文化火种到潮汕特色非遗的演变脉络。

据考证,潮阳英歌迄今有上千年历史,其源于古傩舞,唐宋时期已具雏形,明代大为盛行,并以潮阳为中心向外传播演变,融入劲拳矫腿元素后,逐渐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流派,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场面恢宏、套路多样、槌枝精巧,被学者誉为“中国民间舞蹈之根”。

郭小东表示,从舞蹈史的分类来看,英歌舞是文化融合的一个很生动的样本,因为英歌舞的演化轨迹,事实上折射出三种文明类型的碰撞与融合:海陆文明的交融,这是因为潮汕地区所特有的“耕三渔七”的地理特点,在英歌中表现出陆地战阵的严谨,又体现出海洋文化的狂放;既有源自文学样本水浒叙事的“忠节大义”观念,又有民间游神驱傩的巫性;既有畲族招兵节踏步,又有客家船灯舞的韵律。

郭小东。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千年传承的傩舞变体,近年来,通过国际巡演与新媒体传播实现全球“出圈”。2024年伦敦新春庆典上,普宁英歌队以《水浒传》英雄人物为原型的表演吸引70万观众,被外媒称为“东方战舞”;2025年德国法兰克福春节庙会中,潮阳女子英歌队首次在海外亮相,其刚柔并济的槌法引发当地观众“入戏”跟跳;2025年中非论坛上,潮阳英歌队的表演被外交学者解读为“用肢体语言完成跨文明对话”,其槌鼓节奏与非洲战舞形成奇妙的共鸣。

在国内,河南卫视《经世·国学》以英歌舞为原型创作《舞祭中原》,运用XR技术还原古傩祭场景,获“金鹰奖”最佳文化节目。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原作协主席蒋述卓说:“英歌的‘出圈’,本质是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其武术融合的刚健美学,契合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

英歌舞画作。

潮阳英歌的当代复兴证明,传统文化若要在全球化时代存活,必须兼具“根性”与“活性”。《中国潮阳英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填补学术空白,更在于为同类非遗的现代发展提供“英歌样本”:以严谨研究筑牢文化根基,用创造性转化激活传播动能。

《中国潮阳英歌》的出版,填补了潮阳英歌系统性学术研究的空白,为英歌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发展培植了深厚沃土。

英歌舞画作。

记者了解到,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已经正式开张,潮阳的英歌小镇也已正式对外开放。多元的方式激活了非遗潮阳英歌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将书写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中国潮阳英歌》一书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绘制出当今潮阳英歌的谱系。记者了解到,英歌在潮阳区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全区现有170多支英歌队伍,遍布13个镇(街道)。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英歌的传承工作,不仅成立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还会定期举办英歌大讲堂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邀请英歌舞常态表演、英歌路演以及春节嘉年华等活动。同时大力推动英歌进校园,目前已有3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英歌舞,培育后备人才,并开设英歌舞海外学员培训班,扩大传承范围。此外,潮阳英歌还进京献舞,并先后赴德国、法国、阿联酋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潮阳英歌,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出圈、出海。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刘炜茗

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网球互动体验、“盲盒音乐会... 国庆中秋假期,各地通过科技赋能、赛事联动、沉浸式演艺空间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假日经济新活力。在北京,“...
企业文化之老板风水办公室风水 ...   风水,不仅仅是家里需要,对于企业贵族来说,办公室风水更重要。无论是政府高官或是基层领导,无论是小...
企业文化之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 ...   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建立在支持企业的薪酬哲学理念或价值观基础上的,是薪酬分配投资获得正回报率的必...
企业该如何营造好的企业文化 企...   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强、做大,不但要有好产品、好人才,而且更需要有好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没...
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   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