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塔赛后说“多么美妙的时刻!”,这话听着像是赢了彩票。但凡看了比赛,都知道这更像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买了一张早就看准了会中奖的彩票。最后几分钟连进两球逆转,尤其是在圣詹姆斯公园这种地方,场面上的确是戏剧性拉满了。
终场哨响时,阿森纳的教练席那边一片沸腾,加布里埃尔第96分钟的头球,让整个团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口。阿尔特塔赛后强调“足球有时候会给你应得的东西”,这话里话外,显然认为这三分是球队拼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提到球队从比赛一开始就展现出的竞争方式,那种在情绪上压制对手的劲头,尤其是在客场,这很重要。
老实讲,这种比赛,说白了,就是看谁更能扛。当你在客场感觉自己踢得不错、机会更多,甚至可能觉得裁判的某些判罚有点微妙,结果却是你先丢球——这时候最考验球队。阿森纳的反应确实不一样了,没有崩,而是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踢,阿尔特塔对这一点极为满意,甚至用了“杰出”这个词。
替补席的能量,这几个赛季看下来,已经成了阿森纳比赛后半段的一个常规看点。这场又是这样,梅里诺上来进球,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四场替补建功了。还有厄德高,伤愈复出,上来就送出两次助攻。这种板凳深度,以及上来就能改变比赛的能力,才是最让对手头疼的。过去总说阿森纳一套阵容打天下,主力一下场就掉个档次,现在这个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阿尔特塔嘴里说的“冲击者们”(impactors),就是指这些人。马丁内利、厄德高、梅里诺,这几个人上来,带着新的能量和战术意图,局面立马就变了。他甚至提到了萨利巴在中场休息时被要求做出的调整,以及在球队扳平后另一位球员迈尔斯的回撤。这些都是比赛中不易被察觉,但又确实在发生的内部调整。这些细节堆积起来,才有了最后的结果。
当然,赢球了怎么说都有道理。如果最后那几分钟没进球,可能赛后的标题就是“阿森纳得势不得分,客场饮恨”。足球就是这样。但从阿尔特塔的言语中能感觉到,他更看重的是过程,是球队表现出的那种持续的“水准和稳定性”。他说这给了他对未来的“良好感觉和希望”。
这种客场逆转绝杀,对球队士气的提升是巨大的。它不像4-0大胜那样酣畅淋漓,但这种从逆境中爬出来的胜利,更能磨练一支球队的气质。萨卡赛后也说,这场胜利像是一种宣言。这话不假。能在纽卡斯尔的主场这么赢下来,尤其是在开局赛程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确实能给球队注入很强的信念。
不过,作为看了这么多年球的人,狂喜之后总会习惯性地冷静一下。一场比赛的胜利,尤其是这种带有偶然性的绝杀,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阿尔特塔强调球队需要“继续前进”,这才是关键。赛季很长,接下来马上就是欧战,然后又是联赛。这种“高光时刻”固然值得回味,但能不能把这种韧性变成常态,才是衡量这支阿森纳是否真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的标尺。毕竟,靠绝杀过日子,心脏受不了,也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