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驻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的日寇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亲自率领1500余人进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兵锋直指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坊镇雁宿崖。因为就在上个月,他麾下第1大队大队长辻村宪吉进山“扫荡”时,就在这里遭遇伏击,500余人全军覆灭,辻村宪吉也被击毙。
阿部规秀率军走入峡谷公路
按照日寇睚眦必报的秉性,进行报复性进攻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阿部规秀在10月2日刚刚晋升中将军衔,正在兴头上,雁宿崖战败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自然要赶紧打个胜仗找回场子。但等他攻到雁宿崖时,八路军早已撤走,只留下遍地日寇尸体。
恼羞成怒之下,阿部规秀命令部队继续向晋察冀根据地腹地挺进,并于11月7日下午抵达黄土岭以东的峡谷地带。这里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处险要所在,峡口形似一条长长的“口袋”,狭窄的山道在峡谷底部蜿蜒向前,绝对是设伏的极佳地点。
八路军集中5个主力团伏击
晋察冀军区1分区司令杨成武采取“诱敌入瓮、据险伏击、牵制增援”的战法,以少数兵力节节抗击,一步步将日寇诱至伏击圈内。为了一举围歼阿部规秀所部,他集中了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第1、第3、第25团和第3支队等部。
一分区本就是晋察冀军区头号主力,这些部队又是一分区主力,都是长征红军的底子,对打好这一仗信心百倍。毗邻的第三军分区又派出第2团参战;当时刚刚从冀中根据地返回的第120师师长贺龙闻讯,也派出精锐特务团配合作战。
包围圈狭小,日寇又遭机枪火力齐射
11月7日下午,天空下起绵绵细雨,阿部规秀的队伍也全部进入黄土岭地区的峡谷山道。战斗一开始,杨成武就集中5个团的100多挺轻重机枪,从四面一齐射向日寇,硬是将这1500余人压缩在长1500、宽100米的狭窄山谷区域内,死伤惨重、尸横遍野。
不过,这也让包围圈内的日寇兵力过于集中,几番进攻都未能全歼。就在激烈的战斗中,1分区1团团长陈正湘亲临一线观察敌情,由于包围圈区域狭小,他竟然通过望远镜发现了日寇的指挥所和炮兵观察所的准确位置,立即指挥配属该团作战的分区炮兵连开炮摧毁,竟然将阿部规秀一炮炸死。
击毙日军中将级高级指挥官,这在当时华北战场还是第一次,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