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污水大便随处见,种族等级制度压垮年轻人,为何西方依旧死捧印度
创始人
2025-09-28 05:01:46
0

[浮云]印度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自命不凡的以为自己可以超越中国,却一直紧抱美国大腿,而自身的各种问题一直堆积着不解决。

污水大便满地都是,垃圾处理不了堆积成山,种族制度压的人根本没办法好好生存,但即便这样西方媒体依旧对印度抱有“好感”。

为什么印度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西方国家为何死捧印度?

寻找失落的东方

西方世界看待东方,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时,目光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对印度就是充满“异域风情”,而且“制度亲近”,但中国就是充满挑战与未知的,但现实真的像西方人口中的这样吗?实际踏上印度的土地就明白了。

对某些西方人来说,东方必须是古老的、神秘的,最好还带点原始气息,曾几何时,中国渔民利用鸬鹚捕鱼的画面在西方媒体的镜头下被报道成田园牧歌,是“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这种赞美背后还常常夹带着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批评。

言外之意就是说中国采取现代化是一种罪过,破坏了他们所迷恋的美感,然而这种诗情画意的东西却解决不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十几亿人的肚子应该如何填饱,靠着鸬鹚捕鱼能养活几个人?

在中国寻求不到的“原始感”在印度却能很好的找到,印度街头随处可见的贫困景象,那些伸手乞讨的儿童,让西方国家源自殖民历史的优越感再度被激发,西方游客能轻易地体验到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中国是绝对找不到的。

当他们走出机场,看到的是飞驰的高铁、林立的高楼和穿着时尚的年轻人,那种想象中的“东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失落,在中国他们再也无法轻易获得那种俯视的快感。

所以与其说是在欣赏文化,不如说他们渴望看到落后与破败,而且是完全将一个国家“物化”为满足自身的优越感。

他们都是自己人

心理上的优越感之上的是对印度制度上的认同,在西方眼中印度虽然问题缠身,但终究是“自己人”,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印度的政治、经济乃至法律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模式的复制品,它的整个上层建筑都被西方文明深度改造过。

这就叫做同源性,有了这层关系也让印度的精英阶层在文化、语言和价值观上与西方主流社会形成了完美自洽英语在印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有英语授课,这也扫除了最根本的沟通障碍

这还真不是单纯的说说的,2022年印度裔的苏纳克出任英国首相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英国社会被接受这件事本身就超越了种族,你就说对于西方国家来讲,印度是不是一个“制度亲缘”的国家吧。

所以西方也乐于扶持印度,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便印度未来真的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也完全可以被解释为“西方制度的胜利”,一个在自己体系内成长的伙伴,无论如何都比一个体系外的挑战者要安全得多。

如果说印度是体系内的“乖学生”,那么中国无疑就是那个无法被现有理论解释、并对整个西方体系构成威胁的“闯入者”,中国走出了一条完全非西方的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脱贫,建成了遍布全国的高铁网络。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奇迹,让“西方制度万能”的神话破灭了,一旦中国的GDP超越美国,世界将不得不承认,原来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而且这种模式似乎还具有“传染性”,越南等国学习中国模式后,经济也开始飞速发展。

媒体成了这种焦虑的放大器,回顾西方对中国的报道,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中国被描绘成时髦的旅游胜地,充满了迷人的文化,可关系一旦恶化,报道立刻掉头,开始进行选择性的负面渲染。

媒体的恶意引导直接导致许多西方年轻人在2008年之前还固执地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因此,西方宁愿去支持一个问题重重但制度上“亲近”的印度,也不愿看到一个独立自主、模式不同的中国崛起。

当滤镜碎了一地

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成了打破印度滤镜的重大转折点,这个本该展示其“现代化”成果的舞台,最后却成了一场灾难性的全球直播,运动员村污水横流,甚至被发现有粪便,前来考察的代表团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惊,运动员留下了“肮脏,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评价。

这次事件之后,西方媒体对印度的公开吹捧明显收敛了,几年后的2017年,印度倒是干了一件大事——一次性发射了104颗卫星,但这件看似值得骄傲的壮举非但没有赢得赞誉,反而招来了西方的嘲讽。

西方媒体轻蔑地将此举形容为往太空里倾倒一卡车土豆,是“制造太空垃圾”的不负责任行为,媒体的态度彻底从过去的“潜力股”吹捧,转变为“怒其不争”的嫌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中国态度的转变。

虽然偏见和选择性报道依然存在,但面对中国无法被忽视的硬实力,他们不得不从过去的刻板印象,转向一种“不得不正视”的现实,这就不得不提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了,那场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现代、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

互联网的普及更是让西方的年轻人有机会亲眼看到真实的中国,旧有的偏见开始松动,而印度那绵延三千年的种姓制度,至今仍是难以根除的社会顽疾,优质的工作岗位被高种姓阶层牢牢垄断,底层社会的流动性几乎被锁死。

所谓的“人口红利”在这种制度性障碍面前根本无法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年轻人的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可怜的要命,找份好工作难如登天,说到底西方的想法终究是自欺欺人,它既没能真正帮助印度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也无法阻挡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第四季度... 016年第三季度入党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意是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工作... 党员工作学习思想汇报岁月嬗递,光阴荏苒,伴随着收获的喜悦,我踏实地走过了辉煌灿烂的20**年。为了总...
016林场宣传思想工作汇报 林... 工作汇报,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
最新或2023(历届)大学生十... 尊敬的党组织:您好!10月26-29日,主题为“十三五规划”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
最新或2023(历届)十八届五... 尊敬的党组织:十八大为我们选举出了新的中央领导人,接着召开的十八届一中全会是“新官”的第一次全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