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农产品出口免税政策仅实施三天就宣告结束!由于出口商反应远超预期,原定持续到10月底或累计出口额达70亿美元的免税窗口在9月24日提前关闭。随着ARCA国家财政机构宣布触发第682/2025号法令条款,大豆、玉米、小麦及其加工品,以及牛肉禽肉等农产品的出口税将立即恢复征收。
这场免税狂欢始于9月22日,当时阿根廷政府为快速获取美元外汇来稳定比索汇率,推出了这项临时刺激政策。令人意外的是,市场反应异常火爆——据Infobae媒体披露,在政策生效的前两天(9月22-23日),出口申报量仅有3万吨,但到24日当天就出现爆发式增长。官方数据显示,大豆粕以470万吨的申报量领跑,其次是270万吨大豆和180万吨面包小麦。
这场抢购潮背后有个重要推手:中国买家。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贸易商趁着免税窗口期,火速签下了约20船、总计130万吨的阿根廷大豆订单。这使阿根廷供应商暂时抢占了美国同行的市场份额——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美国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仍面临诸多限制。
有意思的是,在免税政策终止前几小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在社交媒体上预言了这一结果。他同时透露,美阿两国正就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进行谈判,以缓解阿根廷的美元荒。据悉,美国计划动用外汇稳定基金收购阿根廷主权债券,相关细节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的美阿元首会晤后仍在磋商中。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仓国家,阿根廷农业出口创汇能力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充分展现。短短三天清空70亿美元配额的表现,既凸显了该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暴露出这个南美经济体对美元流动性的极度渴求。这场闪电战般的免税政策,最终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