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宣称能瞬间安抚出牙期宝宝哭闹的“神器”——冰冻磨牙棒,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育儿博主和宝妈们纷纷推荐,称其为“止哭良方”。这种冰冻的磨牙棒真的这么神奇吗?
记者了解到,婴儿出牙过程中牙龈肿痛,低温物品可以降低局部神经敏感度,快速减轻疼痛,缓解肿胀。因而不少家长买来磨牙棒或牙胶后,都会放到冰箱里冷冻或冷藏之后再使用。
在网络平台,不少家长都在主动分享这种冰冻磨牙棒安抚婴儿的效果。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出牙期缓解”“冰冻磨牙棒”等关键词,发现了大量相关视频和笔记,大都展示了婴幼儿使用这种冰冻的磨牙棒之后,情绪趋于平稳的过程。
广东惠州家长 余女士:有一次,我们发现孩子他牙龈出血,然后还红肿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给他一个冷冻的牙胶,他反而特别喜欢啃那个牙胶。
记者注意到,还有一类自制的冰冻磨牙棒,特别受家长关注。一些制作教程显示,将母乳、面粉等原料烤制后冷冻,或将水果泥倒入模具直接冷冻,就可以制作成冰冻磨牙棒。还有的做法是直接将水果条、纱巾、纱布等冷冻,制成简易的冰冻磨牙棒。更简单的做法是直接购买市售的棒棒冰放入冰箱冷冻。
广东佛山家长 黄女士:从网上的方法后买了棒棒冰回来试一下,起码要冷冻到完全硬的的话,就是三四个小时这样子,先冲洗一下,就拿布或者纸巾包一包,然后再放到他手上就可以了,尝试过一次之后发现确实可以有效缓解牙龈肿胀不舒服,他就会非常狂热地自己抱着啃。
专家敲响警钟:网红“冰冻磨牙棒”存隐患
育儿博主纷纷推荐,家长们也争相尝试,那么这种看似简便有效的新方式,是否隐藏着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呢?我们来看看医学专家怎么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部分家长从冰箱拿出磨牙棒后,会立刻给宝宝使用,参照家用冰箱冷冻层通常-18℃的温度,刚拿出来的磨牙棒温度也接近了-18℃。也有一些家长会将冰冻磨牙棒放置两三分钟后使用,广东的这位家长称,她使用的棒棒冰即使放置一段时间,其表面温度也会低于0℃。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婴幼儿口腔黏膜、牙龈及嘴唇皮肤非常娇嫩,对低温刺激耐受度极低。不少冰冻磨牙棒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状态,可能会损伤宝宝的牙龈和口腔黏膜,造成局部的冻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国玉:对于这种冰冻的磨牙棒,我还是不太推荐的,因为咱们说的冰冻,其实一般指的就是冷冻。冷冻指的就是咱们冰箱的那种冷冻层,一般是在-18℃到-20℃这种的低温,宝宝的口腔黏膜还是承受不了的。冷藏的话,一般就是咱们的冰箱的上层,通常也就是在零上4℃,这种情况下,短暂的一个冷藏,还是可以接受的。
记者了解到,磨牙棒冰冻后,硬度显著增加。一些淀粉类或果蔬材质的磨牙棒,常温状态下硬度适中,能满足婴幼儿啃咬需求,但冰冻后硬度大幅上升,缺乏韧性。
专家指出,婴幼儿牙龈和初萌的牙胚较为脆弱,啃咬过度坚硬的物体,确实存在导致牙龈损伤、出血甚至牙胚受影响的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国玉:有的小宝宝他的咬合力还是挺强的,如果咬合这种过硬的冰冻的磨牙棒,它有可能会出现牙龈的损伤、出血,然后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会损伤到牙胚。
同时,像饼干类的自制磨牙棒材质偏脆,可能在婴幼儿啃咬过程中掉落尖锐碎块,带来意外伤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国玉:如果他选择的这种果泥,或者说是一些食品类的东西,它有可能在啃咬过程中会发生这种脱落,或者说就是咬断,那么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发生噎住的风险,我们还是不太推荐自己去制作这种冷冻的磨牙棒。
宝宝出牙不适如何缓解?专家推荐有效方法
面对宝宝出牙期的烦躁不安、牙龈肿痛,家长到底该怎么办?专家给出了更为科学和安全有效的方案,帮助宝宝舒适度过出牙关键期。
专家建议,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温和的方式,缓解宝宝出牙期的痒痛。如果需要低温减轻牙龈痒痛,可以选择专为婴儿设计的牙胶,并冷藏(4℃)而非冷冻后使用。核心原则是凉爽按摩,而不是冰冻刺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国玉:推荐的是那种冷藏磨牙棒,千万不要选择那种冰冻的磨牙棒,而且也不建议把冷藏磨牙棒进行冰冻使用。
同时,可以按摩婴幼儿牙龈,缓解肿胀不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国玉:可以手指上套着干净的湿纱布或者说硅胶的牙刷套,给他进行一个口腔黏膜的按摩,很多小宝宝会比较喜欢。
专家提示,如果给宝宝使用过冰冻磨牙棒,家长应观察婴幼儿口腔黏膜有无苍白、裂口或出血,是否出现拒食、拒奶,或伴有发热、腹泻等感染迹象。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