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选华为,奔驰为何豪掷13亿投了吉利智驾?
创始人
2025-09-26 15:21:52
0

2个月的时间,股价大涨超70%的千里科技,似乎又迎来了一个重大利好——奔驰豪掷13.39亿元,买下了千里科技3%的股份,成为千里科技第五大股东,而千里科技背后核心资方和大股东就是吉利。

目前千里科技旗下的千里浩瀚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全面落地吉利、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等产品之上。

一时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唏嘘:吉利的智驾很强吗?奔驰为何要投他?华为不香吗?

但不管怎么质疑,这项动作已经代表着,作为目前头部车企吉利,其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和背后的能力,被奔驰这家豪华车巨头看上了。

从奔驰的战略思路的确可以看出,即便是目前外界有很多智驾路线和供应商方案可以选择,即便是奔驰目前已经4次参投中国智驾公司Momenta,总计金额超8.6亿元,且双方首款合作的产品纯电CLA即将上市,但这一次奔驰显然更是花了比Momenta更重的代价,押宝在了吉利身上。

企业的战略,往往映射着诸多已经敲定的思考。从长远布局来看,奔驰或许看到了更多与吉利合作的潜力。

智驾领域,跳出一匹黑马

其实这已经不是奔驰第一次与吉利合作了。

在正式入股千里科技之前,业界已经传出奔驰已经计划采用Flyme Auto车机系统,并计划搭载在奔驰E级车上,预计2027年落地投产。

再往之前,是奔驰采用与吉利联合研发的动力总成,并已经落地在了奔驰全新的CLA上,领克900上的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就是奔驰CLA发动机供应商浩思动力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下线的。

稍早的时候,则是吉利奔驰合作打造smart,以及吉利成为奔驰的股东。而这一次,轮到炙手可热的智驾技术了。

今年3月3日,吉利宣布了智能化战略,宣布统一吉利旗下的智驾方案为千里浩瀚。

千里(即千里科技,由印奇入股力帆科技并改名而来)代表着行业领先的通用大模型和算力,浩瀚(极氪浩瀚智驾,是吉利智驾的排头兵)代表着吉利行业领先的智驾能力和体验,将为用户带来更安全的智驾体验。并规划了H1、H3、H5、H7、H9共5级智驾方案,将覆盖吉利集团各品牌全系不同价位车型。

短短半年时间,千里浩瀚5级方案已经全面落地量产,其中H3方案已经全面落地到吉利10万元级的经济型产品上,且延展到吉利燃油车配置体系中;而双英伟达Thor-U的H9方案已经落地在极氪9X上,成为目前行业里算力最顶级的硬件存在。

这一次,奔驰选择斥资超13亿入股千里科技,实际上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技术互补、市场共赢”的深层考量。

从奔驰的需求来看,其正面临“豪华品牌智驾竞争力下滑”的挑战。在新势力与中国自主车企纷纷以高阶智驾抢占用户心智时,奔驰必须加快本土化场景适应性和迭代速度的推进。与奔驰合作诞生诸多成果的吉利,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

其次是吉利千里浩瀚,的确有着硬实力,特别是背靠吉利850万辆L2级以上辅助驾驶车辆的海量数据,以及星睿智算中心23.5E FLOPS的算力支撑(中国车企第一),在模型训练和场景模拟,以及实际成效来看,特别是千里浩瀚H7 6.5版本,堪称“口碑收割机”。

以领克900为代表的一批车主,其实很多人买车时对吉利的智驾并没有信心。但现实的情况是,升级后城区与高速智驾体验出现了“颠覆性提升”,要知道这可是千里浩瀚团队花了仅4个月(包含做域控制器)就达成的效果,能力不言而喻。

再有就是智驾能力提升的背后,除了硬件实力,软基础也非常重要,而人才就是软实力的最大价值所在。目前千里科技的两大核心人物王军(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高管)与陈奇(原华为智驾算法专家),前者出任千里科技联席总裁,后者成为了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为千里科技的发展其注入了“华为式”的技术基因与迭代效率。

特别是陈奇带领团队打造的“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则打破了传统“感知+规则”的智驾逻辑局限,通过WM世界大模型与车端VLA大模型的双向校验,千里科技的智驾系统能更快应对突发场景,这正是华为智驾的核心优势,如今在千里科技身上得到延续与落地。

而千里科技的董事长印奇,则被称为AI界的大神,带来了“AI+车”的发展理念,计划利用旷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千里科技的智能化转型,围绕“AI+车”的目标加快业务升级。

千里科技,对标华为引望?

从去年吉利以《台州宣言》打开整合大幕时,吉利的合并动作就十分频繁。而作为未来汽车智能化最重要的领域,智驾的能力和效率就显得特别重要。

实际上从2024年,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入局力帆科技,背后就是吉利在谋划一场整合大戏。加上今年2月份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之后,千里科技未来的想象空间就变得更大了。

业界诸多观点认为,吉利是想再打造一个华为的引望(华为车BU),即成为智能汽车时代,核心领域的供应商。而早在今年3月份,就连当时公告的投资文件,都被命名为《车BU投资框架协议》,足以看到千里科技的野心。特别是王军加盟之后,两大华为核心高管主导吉利的千里浩瀚,就是“追赶华为、成为华为”最明显的信号。

过去大半年,千里科技的股价就是最真实的反应,基本上从最开始7.5元的低点,一路上涨到最高的13.86元,涨幅超过80%,代表着资本市场对千里科技的认可。下一步,千里科技还将登陆港股市场。

目前,虽然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为吉利旗下的供应链公司,但其 “开放赋能”的战略已经十分明确。前不久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吉利跟千里科技成立了千里智驾合资公司,千里智驾下面还会设立一个千里浩瀚公司,这个是专门为吉利进行辅助驾驶专项服务的。”

“我们既要掌握它的先进性,同时也掌握它的主动性,未来还有经济性。有了经济性,就可以把技术反哺,千里智驾就可以跟行业其他企业做一些合作。”淦家阅认为,全栈自研,开放生态构建共赢的模式,将会是未来千里浩瀚在智驾领域的主旋律。

而从行业的智驾生态来看,确实出现多元化的生长局面,其中华为成为智驾的头号力量,与广汽、东风、长安、北汽、赛力斯、江淮均建立了强大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渗透到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深水区,智驾的口碑也有目共睹。

而新势力则以“蔚小理”为代表,要么有自己自研的芯片,要么有自研的算法,期待建立自己在汽车领域特别是智驾领域的优势和护城河,但高昂的研发成本难以通过单一品牌销量摊薄。

但也有不同的行业观点认为,智驾功能最终回归到体验的一致性,会成为一个配置,因此算法最后的规模化将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从“界”到“境”,再到HI模式,那么多车企选择和布局的原因。

不过相较于华为智驾“高绑定”的合作模式,千里科技的优势在于“更深度的车企协同”和“更懂车企需求”。华为虽技术领先,但对车企的车型定义、硬件选择有较高要求,而且和智舱的打包,以及共赢成本较高,成为很多车企选择合作的阻碍;而千里科技背靠吉利的造车经验,更懂车企的工程需求,可提供“定制化适配”,特别是规模化效应之后,既能降低自身成本,又能让更多车企以更低门槛获得高阶智驾能力。

无论哪种路径,千里科技对标华为的本质,都是中国智驾产业从"技术跟跑"到"生态领跑"的战略试探。华为证明了中国企业能在智驾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而千里科技则在探索"如何让中国智驾技术惠及全行业"。

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竞争中,技术实力决定生存门槛,而生态格局决定发展天花板。千里科技的对标之路,既是对华为模式的致敬,更是对中国智驾未来的重新定义。9月28日,千里科技将召开品牌发布会,届时更多思考和谋划或将更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形容学习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 形容学习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学习的成语96条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
世界最经典的话 一句经典的话语... 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关于人生的经典话语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太阳教育网小编为你搜集...
兄弟俩自家农田触电身亡,地埋线... 文丨布丁 兄弟俩在自家农田触电身亡,谁的责任? 据潇湘晨报,来自河南鹤壁的张女士近日反映,她的两个弟...
形容夏天的成语,关于夏天的成语... 形容夏天的成语关于夏天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夏天的成语29条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
送给老婆最感动的话 感动老婆的... 老婆,是要陪伴着我们走完人生的那个人,不要忘了平时多多关心老婆,带给老婆感动哦!下面是太阳教育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