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5日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在浙江杭州举办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每十年举办一届
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
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
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这场盛会何以花落浙江杭州?
大会为何落地浙江?
“人与生物圈计划”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
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
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
目前,我国共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数量居亚洲首位
其中浙江就有两个
天目山—清凉峰和南麂列岛
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
省会杭州作为生态文明之都
充分展现了本届大会主题
——“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大会的主题Logo
以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为灵感
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为大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幸福河湖建设推动生物圈保护”平行论坛
成为大会聚焦生态治水的重要窗口
“中国幸福河湖建设推动生物圈保护”平行论坛现场 图片源自浙江水利
浙江坐拥14万公里河道、
6万余处湖库池塘的土地
因水得名、靠水兴盛
从“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再到一以贯之深化河湖长制
在全国率先推动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浙江治水理念与方式不断迭代升级
截至目前
全省已保护治理河湖5万余公里
近5年新增水域面积达28平方公里
省市县乡村五级4.9万余名河湖长
筑牢维系生物多样性、
守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线”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河湖
会议期间
紧邻大会分会场天目未来谷地块的
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溪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与会者的目光
临安是浙西重要的生态屏障
处在临安区域中部的天目溪
发源于天目山脉
是当地百姓的母亲河
天目溪集镇段 图片源自浙江水利
作为大会的重要承办地
临安区全面推进天目溪流域河湖保护治理
当地试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
建成首个标准化基层站所
——天目溪流域管理所
统筹流域内监督管护
并且在流域治理中向“精准高效”升级
今年以来
数字孪生分水江流域系统投入试运行
为天目溪(临安段)防汛装上了“智慧大脑”
有效提升治理精度
同时
智慧生物监测平台的建设
可以对天目溪流域生物多样性资源
进行精确定位、精细保护和动态监管
为动植物资源监测、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
如今的天目溪
河面碧波荡漾,湿地水草丰美
丰富的生境类型
为不同生物打造了专属的“家园”
中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中华水韭
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
……
幸福河湖建设吸引珍稀生灵“回归”
与此同时
凭借优渥的水生态基底与多元的亲水功能
天目溪成为吸引产业投资、
集聚特色业态、布局优质项目的“强磁极”
当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
推动水利资源与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耦合
如今,天目溪流域
每年可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
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0万元
天目溪牧亭堰 图片源自浙江水利
今年5月
天目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入选2025年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7月
临安启动天目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立足人水共安、万物共栖、亲水共享、
水文共融、智慧共护、绿色共富等6项指标
系统提升河湖堤岸的安澜功能
和生态健康水环境
助力流域区域发展
天目溪畔,溪水清清,草木蓊郁
村民在游步道上健身休憩
定格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