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集中报道了一则令五角大楼头疼的消息:美军F-35战斗机Block 4升级计划遭遇重大延误。据悉,F-35 Block 4升级计划自2019年启动,旨在通过换装AN/APG-85氮化镓雷达、升级电子战系统和武器集成能力,使F-35继续保持对歼-20、歼-35等中俄五代机的技术优势。然而,这一计划如今却因关键矿物供应中断而陷入停滞。报道显示,每架F-35 Block 4战机需使用超过900磅(约408公斤)的稀土材料,涵盖雷达、发动机、隐身涂层、导弹制导系统等多个关键子系统。尤其是AN/APG-85雷达所需的氮化镓(GaN)元件,其原材料金属镓的精炼产能90%以上集中在中国。
此外,F-35使用的钐钴磁体也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但自2025年4月中国实施对镓、锗等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以来,美国军工供应链便遭遇严重冲击。五角大楼承认,超过8万个武器零部件受到出口管制影响,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对此,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懂了,这一“噩耗”不仅打乱了美军未来十年的空中战略布局,也成为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访华行程的重要背景。在中美结束第四轮贸易谈判后,特朗普迅速要求其团队将重心转向实现访华行程。这一转变的背后,想来正是五角大楼对稀土供应链危机的“强烈建议”。目前,中国仅恢复了对美民用稀土的出口审批,而军用级别稀土仍被严格限制。五角大楼希望特朗普能亲自与中方磋商,争取恢复军用稀土供应,以解F-35升级之困。
值得一提,F-35 Block 4升级不仅关乎美军自身战力,也影响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战机交付与升级计划。近年来,已有部分国家因升级延迟而考虑“退单”。这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国际军售与同盟关系层面也面临巨大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F-35升级受阻并非孤立事件。美方在对九三阅兵的分析中承认,美军现役主力战机在雷达探测、电子战、隐身材料等多个领域已不具明显优势,甚至在部分技术上落后于中国。歼-20的快速量产、歼-35的逐步列装,以及中国在氮化镓雷达、稀土材料、航电系统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正在重塑全球空中力量格局。
美国原本寄希望于F-35 Block 4升级来“扳回一城”,如今却因原材料问题陷入被动。不过话说回来,F-35升级危机暴露出的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战略脆弱性。过去几十年,美国将稀土开采与精炼环节外包,专注于高端系统集成,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被卡脖子”的现实。特朗普政府虽试图通过“友岸外包”、重启本土稀土矿等方式“去中国化”,但受限于技术、成本与环保等多重因素,短期内难以实现自给自足。专家估计,美国若要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10-15年。而中国则通过精准的资源管制,展现出“非对称反制”的能力。稀土,这一看似基础的战略资源,正成为中美博弈中一张极具分量的“王牌”。
在我看来,F-35 Block 4升级计划的延迟,不仅是一次技术挫折,更是美国军工体系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特朗普急于访华,正是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缓解这场由稀土引发的“战略危机”。然而,在全球军工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谁掌握了关键资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这场围绕F-35的“稀土困局”,或许只是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