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7日公司董事长被吉林省吉林市监察委员会留置以来,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路股份”)近日发布的公告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9月18日,云路股份披露《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进展暨增持时间过半的公告》。公告显示,此前于6月18日推出的高管增持计划,在时间过半后仍未进入实施阶段,四位相关高管均未开展任何股份增持操作。
这场原本为提振市场信心而设的增持行动,为何迟迟未有实质进展?
董事长被留置,
增持计划因资金安排暂未实施
关于云路股份的高管增持计划,还需从其发布的特殊背景说起。
今年6月17日,云路股份披露,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雨被吉林省吉林市监察委员会采取留置措施。
云路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该事件与公司无关,并迅速作出人事安排,由副董事长雷日赣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董事、副总经理庞靖代为履行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在此背景下,云路股份于次日发布了《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告披露,四位高层管理人员——董事兼副总经理庞靖、副总经理曾远华、副总经理李庆华、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石岩,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按照计划,每位增持主体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不超过300万元,合计增持规模在400万元至1200万元之间。
而在日前增持计划期限过半时,云路股份披露公告显示,因资金安排等因素影响,四位高管尚未增持公司股份。
此次高管增持计划推出之初,被市场视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的体现。特别是在董事长被留置的背景下,该计划承担着稳定投资者情绪、传递长期投资价值的预期。
然而计划时间过半却仍未落实,与实际经营中现金流大幅下滑的情况形成对照,也引发市场对其增持诚意及公司资金状况的关注。
对此,云路股份表示,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各主体将继续在计划期内推进增持。但也同时提示,增持计划可能受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或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无法实施的风险。
截至目前,董事长李晓雨被留置的具体原因仍未公开披露,其留置状态亦未解除。
股权穿透显示,作为云路股份的创始人及核心技术人物,李晓雨持有公司20.82%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28.50%。
现金流承压,
半年度同比下降121.17%
云路股份成立于2015年12月,于2021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是青岛市第五家、即墨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作为全球非晶合金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云路股份主要从事先进磁性金属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逐步构建起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性粉末三大核心材料产品体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配送、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来源:云路股份官网
8月29日晚间,云路股份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5.31%。
尽管营收与净利润保持双增长,但云路股份盈利能力呈现一定压力。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29.33%,较去年同期下降0.92个百分点,在成本控制或产品定价面临一定的挑战。
此外,现金流状况变化尤为显著。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4亿元大幅下降121.17%。
对此,云路股份在公告中解释称,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而实际上,云路股份的经营现金流问题早有迹象。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4亿元,同比下降34.32%,已显露出波动迹象。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7亿元,同比降幅达969.12%。
现金流持续承压,加之高管增持计划迟迟未实施,难免引发市场对云路股份资金安排和内部管理协调性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董事长仍处于留置状态的背景下。
至于云路股份后续将如何化解市场疑虑、稳定公司发展,还需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