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自房地产进入调整期,行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各大房企都在进行组织架构精简,取消区域公司,缩短公司决策链条等。
比如在去年2月,中交地产撤销区域公司,重组城市公司并由集团总部直管;今年3月,中国金茂也完成五大区域公司的撤销、20个城市公司的重组整合;紧接着6月份,招商蛇口完成二级管控体系架构调整。另外,万科亦于不久前传出了四十年来的最大调整。
不过,人们似乎忽略了,在房企精简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时,另一边的物企也在做出相应改变。
9月9日,招商积余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一则关于公司下属单位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
具体情况为:对下属城市公司江苏公司、上海公司以及专业公司余味餐饮(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余味餐饮”)进行组织调整,将江苏公司拆设为南京公司、苏南公司,将上海公司拆设为(新)上海公司、杭州公司,并撤销专业公司余味餐饮。
物企在前
相比于房企,物企们“健身瘦体”的开始时间要来得更早。
比如中海物业在2021年为了匹配公司规模发展与多元创新需求,以及保障公司“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目标成功实现,就已经开始分步推进、不断优化组织管控体系改革。
次年,中海物业董事会主席张贵清提出“做强总部、做深城市、做活项目”,由原来4级管控变成总部-城市-项目的三级管控体系;在总部新组建市场拓展中心,将基础服务的四个部门合并为运营管理中心等举措。
后续中海物业还对下属二级公司进行重组清算,从19家二级公司变成13家二级公司。
2022年,绿城服务进入了融合纪元,旗下每条业务线从过去的彼此独立发展状态逐渐融合为一,不再单打独斗。2023年,将原来的47家城市公司大幅精简至12家区域公司。
与此同时,职能体系也由原来的18个职能中心合并归集为5大职能系统。自此,绿城服务形成了"区域公司+职能中心+专业集团"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模型。
同一年,世茂服务也展开了组织调整行动。2022年下半年,世茂服务取消四个大区,把原有的13个城市和5个中心城市公司重组;后于2023年底,划分了六大区域公司,在此框架下又分成19个片区。
今年初,世茂服务再次合并精简区域公司,由6个压缩为4个:东南区域,江浙沪区域,北部区域,中西部区域,被合并的两大区域为南部区域和苏皖区域。
将目光回归到招商积余身上,在2019年底完成重组更名上市后,就开始对职能部门进行着重调整。
2020年6月,招商积余总部设立了战略管理中心、投资管理中心、科技与创新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综合管理中心、风控法务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监察部、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九个职能部门,以及物业事业群和资管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总体来看,本次组织架构变革是其2020年重点工作“重构总部、下属物业管理业务整合”的具体落地,后续几年也大致维持着这一框架,只不过具体的职能有所改变。
逆势操作
2021年6月,招商积余再对公司总部、物业事业群和相关专业公司进行整合,优化公司总部部门设置,设立十个职能部门和两个业务部门。
十个职能部门包括业务发展部、协同服务部、运营管理部、战略投资部、综合管理部(党委办公室)、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法律合规部)等,两个业务部门分别为增值业务部(到家汇)、科创业务部(航电科技)。
与此同时,招商积余在2021年内完成了城市公司的组织整合,将48家城市公司整合成21家,组织进一步扁平化。
2022年12月,该公司继续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总部设立十个职能部门及两个业务部门。十个职能部门分别为业务发展部、运营管理部、品质管理部、战略投资部、综合管理部(党委办公室)、财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法律合规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监察部(纪委办公室、党委巡察办)、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两个业务部门分别为增值业务部(到家汇)、数字科技部(积余科技)。
2024年6月,招商积余总部经过又一次的调整后设置了战略发展部、增值业务部、非住宅管理中心、住宅管理中心、运营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党委办公室)、财务管理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法律合规部)、监察部(纪委办公室、党委巡察办)10个部门。与此同时,公司根据业务实际设立城市公司、专业公司共30个下属单位。
同年9月,招商积余将江西公司调整为湖南公司的管理单位,不再作为城市公司管理,并将中原公司更名为陕西公司。
今年9月,将江苏公司拆设为南京公司、苏南公司,将上海公司拆设为(新)上海公司、杭州公司,并撤销专业公司余味餐饮。
相比于其他上市物企的“大刀阔斧”,招商积余的调改似乎显得“小步慢跑”,基本只针对某一两个区域下手,且最近一次的调整更是与行业“缩编”大势相反。
有分析指出,招商积余此次逆势分拆城市公司,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区域优势。今年上半年,江苏区域与上海区域分别为招商积余带来了7.23亿元、6.66亿元的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在公司内部分别排第三、第四名;截止6月末,两大区域的管理面积分别为3200.35万平方米、2321.72万平方米,占公司总管理面积的8.7%、6.3%。
至于为什么要撤销专业公司余味餐饮,或许也能从财报数据中寻得蛛丝马迹。
在招商积余“沃土云林”商业模式中,专业增值服务作为其中的“林”,具体包含案场协销及房产经纪、设施管理服务、建筑科技服务、安保服务、干洗服务、餐饮服务、社区康养服务等专业服务。
根据公司财报,2021-2024年,招商积余旗下专业增值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40亿、18.7亿、20.61亿、25.51亿元,毛利率分别13.77%、16.30%、17.81%、9.23%。
从数据来看,公招商积余专业增值服务的营收规模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毛利率却在2024年近乎腰斩。巧合的是,余味餐饮(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22日,正是在2024年成为专业增值服务大家庭里的一份子。
而在2025上半年,招商积余旗下专业增值服务的毛利率进一步降至8.03%。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