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9月7日消息,据车市博览报道,2025年6月,纯电动中大型汽车销量榜单上,红旗EH7仅以229辆的成绩位居第20名,不及第一名网红产品SU7的百分之一。
其CLTC续航650公里的数据看似亮眼,但实际冬季续航达成率仅68%,智能驾驶系统仍停留在L2+水平,与华为ADS 2.0、小鹏XNGP存在代际差距。司南智驾系统和灵犀座舱虽然主打高科技体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屡遭诟病。
一汽红旗2025年上半年整体销量达22.5万辆,同比增长11.8%——但新能源产品占比不足三成,远低于行业50%以上的渗透率。更令人担忧的是,主打年轻市场的多款车型均未获得预期反响。
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对红旗的认知仍集中在两个极端标签:40岁以上群体认为是“国家领导人座驾”“老干部专用车”,30岁以下群体则视为“网约车常见品牌”。
当年轻人看到越来越多的红旗产品进入出行市场,他们很难将其与“高端”“时尚”“个性化”这些年轻消费者看重的特质联系起来。
红旗试图通过赞助博鳌论坛、亮相巴黎车展维持高端调性,又推出“红旗青年实验室”、与李宁推出联名款卫衣尝试年轻化。然而这两种极端营销策略反而加剧了品牌的身份混乱。
红旗抖音账号内容以产品参数解读为主,缺少用户故事和场景化内容,平均点赞量不足5000。红旗的营销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策略,在强调用户体验和社群运营的新能源市场显得格格不入。
红旗H9在2025年5月狂降10万卖23万起,但月销量却不到800台。年轻人拒绝为虚无的“品牌溢价”买单——他们更愿意选择技术领先、用户体验出色、品牌调性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产品。
年轻人拒绝的不是红旗的历史底蕴,而是空有历史却没有与时俱进的产品力。他们期待看到的不是一个沉浸在往日荣光中的“国车”,而是一个能够与世界顶级品牌同台竞技的“国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