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3日文章,原题:一根鞭子,一把剑:中国老年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 在北京,一些希望保持健康和长寿的老年人开始进行器械训练。对一些退休人员来说,这些运动工具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王先生为例,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附近的一个公园里,他专注而精准地挥舞着鞭子。每一次清脆的鞭响,都让一个彩色的陀螺在潮湿的夏夜中旋转起来。王先生回忆说,几年前,因为肩膀僵硬,医生建议他多锻炼。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买一根鞭子。“我们家乡的一位老人让我买一根。我不会什么花样,就只是来回挥两下。”王先生说。
“如今的老年人更注重自我保健。他们锻炼身体,过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刘先生说,锻炼能强健筋骨,改善协调性和平衡性,这些在老年时期都尤为重要。他认为,退休后是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这能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去尝试新事物。
魏女士抓住了这个机会,退休后的她几乎每天早上都和其他退休人员一起在鼓楼前的广场训练,练习太极剑(如图)和太极扇。“这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一些小的身体不适也有缓解。”她说。
中国经济在服务老年人方面看到了机遇,目前已经推出了专为退休人员适配的旅游列车。这些“银发列车”不仅提供车上餐饮,还设有医疗站点。中国政府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6%提升至9%。
据媒体报道,退休人员对运动器材和健身项目的需求有所上升。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退休人员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相关的健身想法层出不穷,网上视频中,老年健身者会进行一些不寻常的锻炼:有些人将背部靠在树干上,以促进血液循环。
傍晚时分,在城市里漫步,人们常会看到大批女性在公共广场上随着音乐跳舞。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园,葛女士在一个闷热的早晨为她所在的舞蹈队训练做准备。“我每天都来这儿。”这位68岁的老人说,“这项活动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跳了这么多年舞,我感觉既快乐又健康。跳舞是最美妙的事情。”
在中国,另一项受老年人欢迎的活动是踢毽子。人们要让毽子一直保持在空中,有时还需要用到杂技技巧。在北京鼓楼,退休人员范先生是踢毽子的高手。这位70岁的老人说,他七八年前开始踢毽子,“踢毽子不仅是一种锻炼,还是友谊的桥梁,因为陌生人通过踢毽子能相识并成为好朋友”。范先生还发现踢毽子的另一个好处,通过踢毽子保持健康,孩子们就不用那么担心他了,“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王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