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度挖开汉武帝陵寝,玷污吕后尸体,赤眉军为何如此疯狂?
创始人
2025-09-06 14:21:40
0

文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前言

公元25年,在长安城郊,一支衣衫褴褛却士气高昂的军队正频繁穿梭于一座幽深的山洞之中。他们进进出出,脸上写满了兴奋与贪婪。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空手进入,出来时却个个背负着沉甸甸的麻袋,里面装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这群人,正是当时威震天下的赤眉军,而他们洗劫的山洞,则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

赤眉军洗劫西汉帝后陵墓

西汉末年,天下动荡,民不聊生。泰山脚下,一位名叫樊崇的豪杰率领百余贫苦农民揭竿而起,迅速在山东一带掀起起义浪潮。随着战事的推进,起义军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在战场上区分敌我,樊崇命令士兵用赤色颜料涂抹眉毛,这支军队因此得名“赤眉军”。

公元22年,新朝皇帝王莽调集十万大军镇压赤眉军,但起义军凭借灵活战术和顽强斗志,屡次击退官军。三年后,赤眉军攻入长安,这座昔日繁华的都城瞬间沦为劫掠之地。起义军士兵如饿狼般冲入富户宅邸、官府库房,将城中财富洗劫一空。然而,贪婪的欲望并未因此满足,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诱人的目标——西汉历代帝王的陵墓。

在众多汉陵中,汉武帝的茂陵最为富庶。据史料记载,茂陵陪葬品堆积如山,珍宝无数,自然成为赤眉军的首要目标。相比之下,汉文帝的霸陵因崇尚薄葬,陪葬品极少,竟奇迹般地逃过一劫。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赤眉军的真实目的——他们并非出于政治报复,而是纯粹为了掠夺财富。

赤眉军的二次劫掠

令人意外的是,赤眉军在初次劫掠帝陵后不久,因战事失利被迫撤回关中。然而,仅仅不到一年,他们竟卷土重来,再次对汉陵展开疯狂破坏。茂陵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传说数万赤眉军士兵日夜搬运陵中珍宝,连续数月仍未搬空一半。此外,茂陵周边还有许多后妃陵墓,虽然规模不及茂陵,但陪葬品同样价值连城,自然难逃赤眉军的魔掌。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对西汉开国皇后吕雉陵墓的亵渎。《后汉书·刘宣子传》记载:“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这段文字直指赤眉军不仅盗掘陵墓,还对吕后的遗体进行了侮辱。

然而,这一记载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吕后去世时已61岁,且下葬两百余年,尸体是否真的能“栩栩如生”?即便保存完好,一位年迈妇人的遗体又怎会引发士兵的邪念?更可能的是,后世史官出于政治目的,刻意丑化赤眉军,以彰显其野蛮残暴。不过,赤眉军破坏吕后陵墓的事实毋庸置疑,只是具体细节可能被夸大。

赤眉军为何如此疯狂?

许多人不禁要问:赤眉军为何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究其根本,这与起义军的组成结构密切相关。

赤眉军的主体是贫苦农民,他们长期遭受压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义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这种纯粹的求生欲望使得起义军规模迅速膨胀,但也导致队伍缺乏长远目标和纪律约束。由于缺乏知识分子、谋士和正规将领的加入,赤眉军的决策往往短视而极端。

一支成分单一的军队,缺乏制衡与协调,极易走向失控。他们可以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甚至做出盗墓、亵渎尸体等疯狂行径。因此,赤眉军的种种暴行,在当时的背景下并不难理解。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点击下方卡片搜索“赤眉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剧里的宋朝英雄,却是南宋灭亡... 美剧喜欢“炫英雄”,比如宋元战争故事背景的美剧《马可波罗》,就塑造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宋朝英雄”,此人...
女子为投资寄出两块黄金,为何遭... 一个宁静的午后 昆明市公安局 西山分局反诈中心的预警系统 突然急促响起 系统显示辖区居民张女士 正面...
葡萄牙帝国是如何在印度建立陆地... 葡萄牙帝国的历史中,达伽马驶向坎纳诺尔,而这个港口名义上对葡萄牙友好,并且设有一个小型葡萄牙贸易站。...
葡萄牙帝国是如何在印度建立陆地... 葡萄牙帝国的历史中,达伽马驶向坎纳诺尔,而这个港口名义上对葡萄牙友好,并且设有一个小型葡萄牙贸易站。...
改变中国历史的历次战争之宋元襄... 襄阳和樊城自古以来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在南宋与元的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宋与元的襄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