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取笑特朗普,普京如果继续不答应见泽连斯基,你就是被耍了
当地时间8月28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德国总理默茨的土伦会晤上,当着一众记者的面抛出一句话:“若普京未能在周一的截止日期前同意会谈,这将表明普京再次戏耍了特朗普”。
这话一出来,估计不少人都愣住了 —— 前一周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 “已开始安排俄乌首脑会晤”,德国总理默茨更是从华盛顿带回 “普京同意两周内见泽连斯基” 的消息。
特朗普甚至特意在白宫见了泽连斯基,拉着欧洲领导人敲定细节,连会晤地点都在初步筛选,怎么才几天,马克龙就突然给特朗普扣上“可能被耍”的帽子?
要知道,特朗普向来把“面子”看得很重,马克龙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可他偏要在联合记者会上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这哪是什么单纯的外交表态?
分明就是故意拱火,想逼着特朗普对俄罗斯发火。
有人可能会问,特朗普推动会晤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其实也不全是。
回顾他之前的操作,当年非要和朝鲜对话,哪怕外界骂声一片,他也坚持 “面对面谈能解决问题”。
这次俄乌冲突拖得太久,美国国内对援乌的争议越来越大,特朗普想借着促成会晤,既显自己的外交能力,又给选民一个“解决麻烦”的印象,算盘打得挺精。
可他没料到,俄方根本不接茬 。
马克龙这时候跳出来说 “被耍”,心思太明显了。
欧洲这些年被俄乌冲突折腾得够呛,能源价格涨不停,难民问题反复冒头,默茨都直接说 “战争可能再持续数月”,欧洲内部早就没了当初的乐观。
马克龙大概是觉得,只要刺激得特朗普觉得 “丢了面子”,美国说不定就会对俄罗斯更硬气,要么加严制裁,要么给乌克兰更多武器,这样欧洲的压力就能小一点。
而且这么一说,还能显得法国在欧洲事务里更有话语权,毕竟默茨当时只敢说 “对结束战争不抱幻想”,没提特朗普的面子问题。
可普京为什么迟迟不松口见泽连斯基?
真像马克龙说的那样,是故意“耍”特朗普吗?
这显然是胡说八道。
俄外长拉夫罗夫早说了,要见面就得有 “实质性议程”,不然谈了也是白谈。
俄罗斯要的是什么?无非是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明确顿巴斯地位、承诺中立不加入北约,这些都是核心诉求。
要是会前连这些基本共识都没有,普京就算去见了泽连斯基,也谈不出结果,反而会让外界觉得俄罗斯 “服软”。
更别说8月 28号晚上,俄罗斯刚对乌军工设施和空军基地发动袭击,这时候突然同意会晤,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最有意思的是,马克龙这番拱火,大概率是白费功夫,甚至有点可笑。
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特朗普的性格,他虽然好面子,但更看重 “实际利益”。
之前美国官员就透露,特朗普对泽连斯基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早就不耐烦了,甚至暗示乌克兰“该放弃部分领土换和平”。
可见特朗普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把事了了”,而不是有没有 “被耍”。要是俄方后来愿意坐下来谈,哪怕之前有波折,他说不定还是会推动,毕竟能达成协议才是“政绩”,马克龙说的那些话,他可能转头就忘。
再看美俄关系,哪是说翻脸就能翻脸的?
还有欧洲内部,根本没人跟马克龙一起拱火。
默茨当时虽然同意给乌克兰追加防空系统,但没附和 “被耍” 的说法;
要是欧洲国家都不跟着施压,特朗普凭什么要听马克龙的?
现在再回头看,俄乌首脑会晤短期内根本没指望。
马克龙那句 “被耍”,虽然让媒体热闹了一阵,却没改变任何实际情况 —— 特朗普还是想推动会晤,但不会因为面子乱出牌;
普京还是坚持要 “实质性议程”,没准备随便让步;
欧洲内部各有各的顾虑,根本形成不了统一的强硬立场。
这场外交小插曲,说到底就是各方利益的较量,不是靠几句刺激的话就能改变走向的。
接下来局势会怎么发展?
还得看战场情况。
乌克兰要是能在战场上占点优势,泽连斯基谈判时可能更硬气;
俄罗斯要是能拿下更多关键地区,筹码也会更足。
至于马克龙想靠拱火推动局势,现在看来,纯属一厢情愿 —— 国际政治里,情绪从来都不是决定因素,利益才是。
马克龙这点小心思,明眼人都看得透,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