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鹿艺佳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了4首动人心弦的暖场歌曲。在歌曲选择、曲目改编、演唱动作等方面有怎样的设计巧思?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广场活动部副部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向荣深度解读。
暖场环节只有短短8分钟,但挑选歌曲的过程费尽心血。肖向荣和团队从政治、艺术、时间、历史、地理等各个维度进行考量,反复打磨,精选出4首歌。第一首《松花江上》代表抗日战争的起点。第二首《在太行山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展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抗日决心。第三首《保卫黄河》发出全民族抗日、同仇敌忾的怒吼。第四首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称它为‘真理之歌’,中国共产党在14年波澜壮阔的抗日历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最后的胜利,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老歌要新唱,既要唱出历史使命感,还要带有时代共鸣。肖向荣说,几首歌曲中,最具巧思也最重要的是《松花江上》的改动。“我们和军乐团反复打磨,对歌曲进行了改编。”肖向荣说,《松花江上》并未全曲唱完,去掉了过于悲伤的部分,强调了“九一八”。“中华民族经历过悲惨的时刻,但不会被打倒。我们呈现出的是斗志昂扬的呐喊的‘九一八’,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每个人听完都有被唤醒的感觉。”
肖向荣介绍,今年合唱团最大的特点是在歌唱过程中增加了动作。《松花江上》号角响起时,合唱团全体成员共同转向纪念碑。“这给合唱团训练以及现场收音、直播都带来很大挑战。”肖向荣认为,如果站立不动,就缺少了情感上的依托。所以设计了一个致敬英雄的动作,全体合唱团成员以中轴线为核心,集体转向纪念碑再转回来。
其他动作还包括,唱到“九一八”时握拳怒吼,唱到“红日照遍东方”时从东方看向城楼等。“我们力求在有限的几首歌曲中更多展示今天的年轻人对历史、歌曲及抗日战争的理解。”肖向荣说。
合唱团还深度参与了阅兵,唱响《请你检阅》。这是一首军歌,学生完成得很好,体现了今天的学子对英雄的人民军队的致敬。此外,以往大会结束会同时放飞和平鸽和气球,今年则把放飞和平鸽单独作为一项议程。“这体现出我们珍爱和平的大国担当。当和平鸽飞起,合唱团唱响《歌唱祖国》,一直持续到大会结束。”
肖向荣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青年扛枪走上战场,而此次合唱团成员全部是大学生。这几首歌曲,跨越了80年时空,让两个时代的青年建立起热血与激情的连接。
新闻延伸
3000人整齐划一的小秘密
本报讯(记者 叶晓彦)纪念大会上,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合唱团成员和分指挥的耳朵上,都挂着一个黑色耳机。这是搭配无线频段接收器使用的FM耳机,全靠它,合唱团和联合军乐团才能整齐划一。
“全体起立!”大会现场,工作人员对着无线麦克风小声发出指令,声音瞬间通过无线频段接收器同步发送到每一个FM耳机中。由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收到指令,瞬间全部起身站立。现场观众对合唱团的整齐划一赞叹不已。
在合唱环节,3000人合唱团在16名分指挥的带领下与联合军乐团配合演出,合唱团成员还要配合演唱做出一些肢体动作。合唱团、分指挥、联合军乐团如何精准配合?3000人又如何做到动作一致?这对现场音频传输保障能力考验巨大。
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音视频保障组成员陈苇婧介绍,天安门广场空间开阔,声场复杂。在演出现场,联合军乐团与合唱团面对面演奏和演唱,但分指挥却面朝合唱团背对联合军乐团指挥。如果仅靠乐器传声,联合军乐团现场演奏出的声音传递到分指挥耳朵里,会产生延时。分指挥如果不能精准接收联合军乐团的音乐和鼓点,很难准确地起拍、收拍等信号传递给合唱团,势必对合唱的整体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精准送音,音频保障组首先在分指挥面前设置了数组返送音箱,可以实现零延时传送联合军乐团所有伴奏声。其次,3000合唱团成员佩戴了FM耳机,精准接收指挥部发出的各种指令,做到动作统一、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