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在UFC格斗之夜上海站期间,UFC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负责人张卓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剖析了UFC版权为何如此值钱的原因,并否认将彻底抛弃PPV模式。此外,他也向我们阐释了UFC在中国市场的版权运营策略。
就在2025年UFC格斗之夜上海站举行前不久,UFC迎来了重磅交易。从下赛季开始,派拉蒙将正式取代ESPN成为UFC在美国的独播平台。新的版权合约为期7年,总价值11亿美元,几乎是与ESPN现有合同(5.5亿美元/年)的两倍。
除了媒体平台的更迭,付费模式也可能发生重大调整——PPV模式(按次付费模式)或将被正式终结。
在UFC格斗之夜上海站期间,UFC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负责人张卓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剖析了UFC版权为何如此值钱的原因,并否认将彻底抛弃PPV模式。此外,他也向我们阐释了UFC在中国市场的版权运营策略。
UFC版权为何如此值钱?
派拉蒙以更高昂的代价,从ESPN手中接走了UFC的版权。它的价格上涨了整整一倍,这样的金额震动业界。
“这表明了UFC在全球范围内是多么受欢迎。派拉蒙与UFC的版权交易仅限于美国市场,但你真正想要的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以期吸引这个国家的每个人。任何一个人,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总是希望看到他们的本土运动员和国际明星真正与最优秀的运动员较量。UFC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为世界上最好的格斗选手展示自己提供了最顶尖的国际舞台。这是派拉蒙愿意做出这一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派拉蒙是一家非常有远见的公司,了解UFC的价值,深知UFC在其提升平台影响力的过程中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张卓麟如此解释道。
在此之前,ESPN的转播更多采取PPV模式。UFC的粉丝们需要先支付11.99美元的会员费,然后再为重要赛事支付80美元的额外费用。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派拉蒙接手之后,用户每个月只需支付7.99美元(含广告的订阅月费,不含广告的订阅月费为13美元,如果提前购买包年服务的话,费用则是60美元),即可观看所有赛事。
UFC总裁白大拿为此感到振奋,称通过与派拉蒙的合作,UFC将“变得更加实惠”。不过,张卓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PPV模式彻底被终结,“我认为白大拿说得很清楚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仍然会继续采用按次付费模式,看看效果究竟如何。但是,总的来说,与派拉蒙的合作将使我们美国的粉丝从中受益。它只需要一种订阅模式,你就可以观看我们所有的赛事活动,包括数字赛和格斗之夜等。这增加了UFC的便捷性和适用性。”
与咪咕的合作会有新尝试吗?
目前,咪咕是UFC在中国的官方全媒体合作伙伴。张卓麟强调,UFC在美国市场的变动不会对中国市场带来直接影响。
“咪咕提供按月和按年订阅。订阅后,你就可以免费观看我们的比赛,包括所有的UFC比赛以及精英之路赛事。这是一以贯之的事情,粉丝们已经习惯了。咪咕为每个用户提供了真正绝佳的机会,让他们享受这项运动,并成为UFC的粉丝。所以,在这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们期待着与咪咕讨论,并在不久的将来继续与他们合作。”张卓麟说。
在结束了UFC格斗之夜上海站的行程后,UFC一行人专程到访咪咕公司。张卓麟对这个合作伙伴也赞不绝口,“咪咕在过去5年的时间一直都是我们很好的搭档。他们开始更多地了解我们这项运动,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运动员。如你所知,他们与我们所有的大明星都有联系。我们很多明星在咪咕平台上都有自己的账号。这些年来,他们整合资源的能力一直在提升,而且还将继续向前发展。”
当被问到是否会与咪咕一起打造更多优质内容时,张卓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们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粉丝。我们可以结合趋势推出不同类型的内容,在我们的粉丝群体中引起共鸣。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我们与咪咕正在密切合作,以确定哪些新东西可以被开发出来。咪咕的技术能力是超一流的,我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产出4K超高清视频的国家。在AR/VR等新技术维度,我们会继续与咪咕合作,以期给用户带来更极致的观赛体验。”
如何利用好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越来越多的赛事IP方开始将短视频平台作为转播的重镇。五大联赛新赛季,西甲和德甲都加大了在抖音上的转播力度。小红书也成为了德甲联赛的转播平台。
UFC是依托社交媒体成长起来的。张卓麟肯定了社交媒体在中国市场上的价值,“社交媒体对全球来说都很重要,不仅仅在中国。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世界中,抖音是我们最顶级的渠道和平台之一。我们在抖音上拥有最多的追随者,最大的粉丝基础和参与度。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与他们的伙伴关系。短视频内容有助于我们为比赛造势,能够提升用户的兴奋度,让粉丝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运动员,以及UFC的运行机制。他确实也能提供辅助类型的直播内容,比如赛后新闻发布会的直播等。为了打造一个更大的粉丝基地,抖音将继续是我们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也强调,UFC一直以来都是继续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产出专门化的内容,“我们所有的社交媒体都是定制化的,都是本地化的,都是为特定平台量身定制的。我们一定会思考什么因素会让内容在具体的某个平台上更加流行,更容易与用户产生共鸣?是时长吗?还是背景音乐?这里的用户更关心人本身,还是更看重竞技性?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所产出的内容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