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触及了《红楼梦》中人物行为背后复杂的利益算计和人情世故。邢夫人作为贾赦的填房妻子,性格“秉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她同意这门亲事绝非出于对侄女邢岫烟的疼爱,而是经过一番利己的权衡。
总结起来,邢夫人同意邢岫烟嫁给薛蝌,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邢岫烟家道贫寒,父母是“酒糟透之人”,她投靠邢夫人来到贾府,对邢夫人来说是一个经济负担。邢夫人非常吝啬,她不仅不让邢岫烟从贾府公中分例中得好处,反而要求她把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省下一两来给父母,导致岫烟生活拮据,甚至要典当衣服。
将邢岫烟嫁出去,尤其是嫁到一个家境富庶的薛家(即使是旁支),对她来说是甩掉了一个包袱,既省了心又省了钱。
虽然薛蝌是薛家旁支,但薛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巨富,家境远比邢家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薛蝌本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青年。他与妹妹薛宝琴一起进京,人物俊秀,行事稳重可靠,与纨绔子弟薛蟠形成鲜明对比。
书中所写:“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取笑,知他(薛蝌)家业贫窘;况且邢岫烟的心性行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宝钗反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更疼他些。”
这样一门亲事,对方家境富裕、人品端正,在外人看来是一门“好亲”。邢夫人作为名义上的“姑母”,促成此事面子上也过得去,显得她为侄女考虑。
这门亲事能成,最关键的推动力来自贾母。
贾母做媒: 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相中了邢岫烟,首先去和王熙凤商量。王熙凤又素知邢岫烟为人,觉得这是“天作之合”,便去告诉了贾母。
贾母一锤定音: 贾母听后非常高兴,立刻“硬作保山”(硬要做这个媒人),并马上叫邢夫人过来,当面说合。贾母说:“我爱管个闲事,今儿又管成了一件事,不知得多少谢媒钱?”
在这种情况下,邢夫人敢不同意吗? 她虽然是大太太,但在贾府的实际权力和威望远不及贾母。贾母亲自做媒,这是极大的面子,也是不容反驳的“命令”。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计就计便应了。”
邢夫人虽愚犟,但也懂得攀附关系。薛家不仅是富商,更重要的是:
与王夫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通过与薛家结亲,邢夫人这边(属于贾赦一房)与王夫人、王熙凤这边(属于贾政一房)的关系能有所缓和与连接。这在复杂的家族政治中,对她没有坏处。
薛蝌是“潜力股”: 薛蝌为人正派能干,将来很可能掌管部分薛家生意,前途可期。投资这样一个年轻人,比把岫烟随便嫁给一个穷酸要好得多。
结论:邢夫人同意这门亲事,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理性选择。
对内,甩掉了邢岫烟这个经济包袱。
对上,顺从了贾母的旨意,讨好了最高权威。
对外,为侄女(也是为自己的面子)找到了一户有钱有势、女婿人品又好的富庶之家。
对己,潜在巩固了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
这一切考量中,唯独缺少了对邢岫烟本人幸福的真切关怀。幸运的是,邢岫烟和薛蝌确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的善良温厚最终得到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归宿,但这更像是命运对她的眷顾,而非她姑母邢夫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