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特朗普“回归”以后,竟然能把全球贸易格局搅得这么乱。墨西哥,原本在中美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最近却突然来了个大转弯。前脚还在说“不选边站”,后脚就准备跟着美国对中国加税,把自己推到中美博弈的风口浪尖。这一出,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事情闹得这么大,源头其实很简单。8月底,彭博社爆出猛料:墨西哥准备在下个月提交的2026年预算案里,计划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涵盖汽车、纺织品、塑料这些中国产品的强项。要知道,2024年中墨贸易额刚创新高,接近1100亿美元。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墨西哥的全球第二大伙伴。十几年搭建的贸易桥梁,说拆就拆,这变脸速度堪比变魔术。
到底为啥这么急?说白了,特朗普这波“极限施压”实在太狠。他单方面维持对墨西哥商品25%的关税,汽车加到25%,钢铁、铝、铜干脆直接50%关税,还扣上“北美堡垒”这顶大帽子,说中国商品借道墨西哥流入美国。逼得墨西哥政府要么跟着美国遏制中国,要么扛着高关税自己熬。特朗普这招“拿关税威胁盟友”,一石三鸟:既敲打了墨西哥,还顺便堵了中国在美洲的出口通道。
在这种压力下,墨西哥高层的态度变化肉眼可见。一边嘴上说着“保护本国企业”,一边又在美国的关税大棒下低头,想着用对华加税换美国的“网开一面”。更尴尬的是,墨西哥国内政坛也吵翻了天。政党之间围绕要不要配合美国军事和经济政策,互相指责,场面一度失控,甚至打起来。政坛乱成这样,恰好说明墨西哥在夹缝中生存的无奈。
其实,墨西哥经济本身也挺难。GDP增长慢,通胀高,财政压力大。现在政府想着靠讨好美国,换点贸易和投资上的好处。可这样做,反而把自己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给得罪了。墨西哥制造业大量依赖中国产零部件和设备,关税一加,企业成本立马飙升,竞争力大打折扣。墨西哥对中国出口的石油、电气设备、医疗器械,真能随便找个新市场替代吗?恐怕很难。墨西哥要是对中国商品加税,短期内或许能让美国满意,长远看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言:“坚决反对在别人的胁迫下对华设限,损害中方正当权益。希望有关国家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相关问题。”这话已经很直白:墨西哥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小跟班。历史上像欧洲那样跟着美国对华加税,最后自己企业受伤的教训还少吗?如果墨西哥执意选边,中方也会毫不犹豫做出反制。谁想拿中国利益当“筹码”,那就得付出代价。
那中国该怎么应对?其实答案很清楚:一是继续拓展多边经贸伙伴,分散风险;二是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必要时对等反击;三是对墨西哥保持开放,但绝不吃亏。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会因为墨西哥这一变就被颠覆。墨西哥要想真搞好经济,还得靠合作共赢,而不是一味听美国指挥。
这事的结果,现在还不好说。墨西哥是要当美国的“优等生”,还是找回自己的独立和尊严,时间会给出答案。中国不用着急,照自己的步伐走,稳扎稳打。全球化的浪潮下,谁还在筑墙搞保护,谁就会被甩在后面。墨西哥这次跟风加税,最后只会证明:你要选边,就得有本事,否则只会成了别人下棋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