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线下,京东外卖为何“舍近求远”?
创始人
2025-08-26 11:02:00
0

外卖分水岭,路线大不同。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作为百年老字号老厨家的传人,郑树国很倔强。外卖平台邀请了一次又一次,他始终没点过头。

老厨家不是没做过外卖,疫情期间,也曾一度靠外卖自救。但非常时期一过,老厨家立刻关了外卖。

这样的坚决,既关乎底气——作为东北第一名菜锅包肉的发明者,老厨家口碑在外,食客们一年四季都在排队。

也关乎底线——外卖平台动辄高达20%以上的佣金和配送费等成本,让郑树国畏而远之,“费率这么高,我们如果上外卖,可能要被迫压成本、降品质”。他不想为了多赚三瓜两枣,就参与“比烂”,砸了百年招牌。

但今年夏天,和京东七鲜美食MALL负责人见面不到俩小时,郑树国就改变了主意,“京东要做品质外卖,传播中华美食,对商家发展也很上心,和我一拍即合”。

老厨家入驻的七鲜美食MALL哈尔滨店是全国首店,如今已经开业60天——它是京东在外卖领域探索的新解法。

作为后入局者,京东外卖跟风没出路,刘强东早就想清楚了,从来没打算模仿美团,京东外卖将“采用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刚刚入局的七鲜美食MALL,想改变的不止是郑树国的想法,还有整个外卖行业乃至餐饮生态。

眼下,市场对于京东入局外卖,看法两极分化——商家夹道欢迎这条鲶鱼,但部分投资机构却有点悲观,担心京东亏不起也打不赢。

不过,试图疗愈外卖行业顽疾的七鲜美食MALL,起码给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一、开业 60 天,七鲜美食 MALL 来交卷

对于外卖业务,京东并不急于求成,京东CEO顾问、达达集团董事长郭庆坚信外卖是一场马拉松,“千万不要拿跑400米的心态去跑”,“短期内,京东既没有保第一的压力,也没有争第一的需求。”

“绝不会以冲单量来体现市场地位”的京东外卖,过去俩月没有陷入消耗战,可以沉下心做点不一样的事儿。

七鲜美食MALL,正是美团和饿了么从未涉足过的创新模式,其业态也不同于传统的美食城。

在入驻商家的配比上,七鲜美食MALL兼顾多种餐饮业态,既有本地老字号、非遗美食、特色小吃,也有网红品牌。

“首店开业引入的十大网红品牌,在拉动客流增量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七鲜美食MALL快速出圈,成为网红新地标”,七鲜美食MALL负责人透露。

每个入驻商家都要配置“后厨直播”,是国内首个100%实现后厨直播的美食MALL——不让“幽灵外卖”、“黑外卖”钻空子。

与普通的商业地产只管招商不管运营不同,京东的介入程度很深——覆盖前端采购、新品首发、菜单设计、业态适配等全链路。

作为京东餐饮及外卖的探索业态,七鲜美食MALL有堂食有外卖,会主动帮入驻商家算好外卖和堂食账。

入驻之初,郑树国一度有点忐忑,“做外卖,我们还是新手”——业态、菜品、分量、流程、门店装修,都要一一调整,更何况,这是老厨家首次尝试“轻量化小档口”的开店模式。

但蹲守了一个星期,郑树国放心了,坪效达到了传统门店的4—5倍,开业俩月,外卖占比从10%一路飙涨到了40%。

轻量化档口的跑通,给了郑树国两重信心。

一是老厨家开始从堂食为主,走向“堂食+外卖”并行,从“宴请”场景延伸到了日常快餐场景。

二是老厨家有了走出哈尔滨、全国化拓展的底气——相比过去的大店模式,“轻量化小档口”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租金等成本。“我现在要跟着七鲜美食MALL全国开档口了 ”,郑树国很期待。

咖啡熊同样也是新手。入驻七鲜美食MALL,是其从B端供应链转向C端零售的首次尝试。

但咖啡熊董事长袁嘉富并没有太过担心。标配的后厨直播,让顾客很快对这个新面孔打消了顾虑;产品创新——比如推出边吃边喝、冷热交替的马迭尔冰棍咖啡,叠加DIY咖啡的个性化体验等,又吊起了顾客的胃口,日均杯量很快提升到500多杯,9月有望冲击800杯,且订单增长率高达300%。

成功试水,让咖啡熊验证了B、C并线的战略可行性。甚至有多家大型商业地产、景区等慕名而来,主动邀约咖啡熊入驻合作,还吸引了多家风投机构的关注。

不止咖啡熊和老厨家。开业俩月,七鲜美食MALL的客流量涨了3倍,逛购率则接近100%——很少看到来到这里的顾客空着手或者空着肚子离开。所谓逛购率,是指实际消费人数和总客流量的比率,带动入驻的30家餐饮品牌集体高增长。目前,七鲜美食MALL的堂食仍占大头,但外卖单量在快速飙升,日单量较开业初期增长100%。

小试成功后,京东已经准备大显身手了,打算将七鲜美食MALL扩展至全国,正在与超10个城市接洽,后续也会尝试“一城开多店”。

二、三个平台,两种路线:同向不同路

如今,三家外卖平台,大致形成了两条战略路线。

一是美团擅长的平台轻模式,在B端主攻连接和集成,在C端主要通过补贴提升订单量。二是京东外卖的供应链模式,躬身入局开店开MALL,深入线下和上游,试图对全行业提质、赋能。

在京东集团CEO许冉的定义中,七鲜美食MALL、七鲜小厨等京东外卖布局的创新业态,“可能会成为中国外卖行业发展的分水岭,标志着外卖行业从过去15年围绕流量与速度的发展,转向未来15年围绕品质供应链的深耕。”

目标宏大,但压力也不小——坦率来说,餐饮虽是大众刚需,但在中国算不上好生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同期,北京市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下滑67%。

美团的平台方式颇为“精明”——更像是集成和连接的“二房东”,较少介入实业,既能避免过重投入,在竞争平稳期还能靠佣金旱涝保收,也就是说,美团业绩的涨跌和餐饮大盘不必正相关。

最近两年,餐饮大盘营收和利润持续承压,美团却能置身事外。今年一季度,美团延续了 2024 年的增长势头,营收同比增长 18%,经调整净利润更是大涨 46.2%。

相比之下,京东外卖就多少有点“自讨苦吃”了,把半条命交给了餐饮业,共进共退。刘强东甚至坦言,“前端卖饭菜我可以永远不赚钱,我靠供应链赚钱是可以的。”

这种战略分野,根本原因在于平台基因和惯性不同。京东从来不以平台自居,刘强东对京东的界定是一家供应链企业。

京东开设七鲜小厨、打造七鲜美食 MALL,以及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与其过往 “干苦活、做重活” 的基因一脉相承。这种选择看似笨拙,但可能恰恰最适合京东——与阿里和美团相比,京东的长处并非流量,而是供应链,靠长板应战,才会有胜算。

这种战略选择,同样也基于周期判断不同,以及对行业痛点认知不同。

在京东,外卖等新业务启动之前,要先过“战略三问”——一问“痛点”、二问“能力”、三问“回报”。

痛点越大,则机会越多。

外卖行业,无疑是痛点高发地带。许冉认为,外卖平台解决了连接和送达的问题,但“安全”和“品质”,餐饮行业过度内卷导致的柠檬效应等,如今却愈发突出。外卖Top2玩家摸爬滚打多年,至今也未能彻底摆平上述痛点。

既然靠浅尝辄止的平台模式解决不了,京东只能亲自下场。

这种战略分野,延伸到外卖大战上,打法也完全不同。

美团和阿里的打法更多从用户端入手,靠补贴留住用户,但长期补贴于平台而言不可持续。

据高盛预计,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的配送相关损失将达到410亿元元,美团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同期下降250亿元。

重压之下,平台不得不将补贴成本转嫁到商家,会加剧其和平台的冲突——这轮外卖大战中,不少商家单量涨了,但实收和利润却大幅下滑,苦不堪言。

这样的理念,与京东不符——身为供应链企业,和上下游共进退、分蛋糕,是必选项。因此,对于京东,长期战略是深入上游,深扎线下,B端、C端同时发力。

这种战略分野,还与基因有关。

凭着 “正品行货、优质服务” 的大众信任背书,以及品质外卖的标签,京东旗下的七鲜美食MaALL、七鲜小厨,都自带流量和品牌Buff,相比传统餐饮品牌,也更容易被大众认可和买单,这是其底气所在。

三、外卖有两种:京东和其他

七鲜美食MALL首店落地虽告捷,但唯有其模式可复制可持续带来增量价值,才能成为餐饮业的真变量。

要增量,先出新,避免同质内卷。

为了拉动顾客全天候下单,在京东的建议下,六丁火烤肉研发了一款烤肉饭套餐——烤肉搭配米饭、素菜,再加一个汤,上线就卖爆了。

新品线上线下都能拉动爱尝鲜的年轻新客群,七鲜美食MALL客流量增长了超3倍。六丁火烤肉创始人张翼有切身体感——最早的主要客流是习惯来买菜的中老年人,后来白领群体、年轻人逐日增多。

价格上则在做减法。六丁火烤肉在北京的客单均价为100元左右,在七鲜美食MALL的均价直接拉低到了50元。主攻高端正餐的肆月河豚,顺势推出了全国最低价的河豚捞饭,直接把客均单价从300元打到了30元,亲民的价格拉动了销售额增长3到5倍,外卖订单占比也从20%提升到30%。

菜品创新,叠加价格下压,商家们还能有利可图吗?这要依赖于业态的轻量化、模式的优化、供应链的协同、利益的再分配等。

免佣金的降本效应来得最为直接——传统外卖平台的配送和佣金总成本通常高达20%以上,而在七鲜美食MALL,上述总成本占比仅是个位数。

过去,老厨家和肆月河豚等,都以大店为主,门店面积高达大百平到上千平,而在七鲜美食MALL,他们把门店面积压缩到了六七十平——租金成本得以大幅下降。

“跨店选一单配”的外卖集单模式,也能提升体验、降低成本。

外卖商家普遍都设置了起送价,无他——因为配送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客单价越高,配送成本占比越低,商家和平台才有利可图。为了凑门店的起送价,不少打工人不得不额外点一堆“鸡肋”充数,费钱又费心。

在七鲜美食MALL,顾客从不同商家下单,可以一起配送,无需再点“鸡肋”凑起送,实现了点单自由。同一单配送的商家,也能分担配送成本。

如今,七鲜美食MALL半数外卖顾客,都会选择“跨店选一单配”,拉动了整体外卖日订单翻倍。

这种玩法,看似简单,但门槛不低——需要菜单、运力、拣货的全链路优化。

例如,烤肉外卖需要10分钟,拿铁制作仅需1-2分钟,如果消费者同时下单两款餐品,会出现因为出餐时间不匹配而影响履约时效的情况。为此,京东联合六丁火烤肉开发了适配外卖场景的烤肉饭品类,出餐时间缩短至3-5分钟。

套餐设计也需心力,比如“烤肉+咖啡”套餐适合白领,“一只烤鸭+6份河豚捞饭”则适合家庭宴请。七鲜美食MALL还专门配置了全职拣货员、开辟专区协助商家集单,不占用商家经营场地。

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也在长效释放。

在食材环节,六火丁烤肉的大仓在北京,依托京东的供应链和冷链物流,食材从北京隔日就能送达哈尔滨。

不止节流,也能开源——咖啡熊的七鲜美食MALL门店,成了其展示产品的秀台。

顾客在门店或者在后厨直播中,看到咖啡机等关联商品,可以即刻在京东下单。如今,七鲜美食MALL门店带动的咖啡机等实物销售额,每月高达20万元,几乎和咖啡熊门店餐饮GMV持平。“这种轻量级、无库存的协同模式,起码给我们减少了上百万的投入”,其创始人算了一笔账。

而京东外卖不靠卖饭赚钱,靠供应链赚钱的模式也初见雏形。以咖啡熊为例,其牛奶、糖包等原材料,在京东购买且由京东物流配送到店。郑树国也有了打算,未来老厨家跟着七鲜美食MALL走向全国化时,“食材都从京东买,比较放心”。在外卖等新业务高频场景带动下,二季度,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速均超40%。

相比美国餐饮超过50%的连锁化率,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只有区区20%,这样落后于时代的行业现状,也更需要京东们的躬身入局。

从前端的产品创新,到业态的重构优化、再到首店的孵化,以及“跨店选一单配”等模式创新、技术深度赋能及供应链全域贯通等,京东外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中国餐饮业的重构与发展上来。

或许就像郭庆所说:“没有良性竞争、不创新,有可能外卖行业未来就被干没了,整体消失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领导给属下的生日宴会祝酒词 刚...  在此,请大家举杯,让我们共同为XXX先生的XXX华诞而干杯!  人海茫茫,我们只是沧海一粟,由陌路...
沙陀人在五代十国时期走上历史巅... 还不知道:为何历史上对沙陀人只字不提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从...
清朝的“金瓜子&r... 还不知道: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什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金瓜...
历史上存在最短的中原王朝 从建... 还不知道:后汉是怎么三年就亡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秦...
古代的王朝实力那么强大 为何没...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为何不向外扩张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炎黄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