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古代“聚众”是大罪?
创始人
2025-08-25 15:01:57
0

在古代,“聚众”被称为大罪,一旦有人非法集会,就会被官府惩治。尤其是带头集会的人,很可能被官府各个击破,也算是一种意义上的斩首行动。为何古代的“聚众”是大罪?

《大清律例》规定:“抗粮聚众,或罢考、罢市至四五十人,为首者斩立决。”又说“如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者斩枭示。”惩罚的规定是很严格的,说明了聚众闹事到底是为什么。皇帝要派各级官员征收粮食,叫做征税。征税的过程中,各级官员层层加税,最终加的税比皇帝征的税还要多,即便弄得民不聊生,也仍然要这样贯彻执行。倘若有书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领导农民一起抗击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就有可能被称为聚众闹事,而领头闹事的书生就有可能被斩立决。有书生认为考试不公平,判卷的时候有主考官个人的意图在里面,有权贵买通主考官的行为,有私下泄题的行为等等,就要组织书生们罢考,也会形成聚众闹事的态势。倘若商人认为官员欺压太厉害,给商人征的税太多,商人就要一起聚众闹事,当然也会让官府挠头,最终带头的人会被斩立决。还有农民一起到官府闹事,殴打官员,有的还放火烧了官府,抢夺官府里的银子和粮食,但这样一群人并不能完全被杀,而只是带头的要被斩首,脑袋还要挂在旗杆上,以儆效尤。这种聚众只是老百姓要反抗不合理的制度,或者反抗贪官污吏,或者被天灾人祸折磨得活不下去了,就要聚在一起闹事。在官员看来,这是一种闹事的行为,而在老百姓看来,这是为了寻求公平和正义,甚至为了寻求生存权而闹事,当然也就不叫闹事了。

在老百姓的眼里,生存比天还大,为了生存可以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可以易子而食,已经过起了野兽般的生活,而对于官府的抢劫,已经不在话下了。倘若没有官员的威逼,老百姓就不会反抗,官员威逼,弄得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老百姓才会反抗,叫做官逼民反。老百姓聚在一起,是因为没办法才会抱团取暖,才会利用群体的力量解决大的困难。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他们会外出逃荒要饭,发展成流民,流民聚在一起就会闹事。而官府惩办闹事的态度比较鲜明,说明这种聚众是一种大罪,谁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谁就是领头的,一定会被砍头。有了这样的规定,很多人就不敢轻易聚众,不敢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事情。但当生存面临巨大威胁的时候,他们会聚集在一起,甚至领头的不止一个。大泽乡遇雨之后,八百人的劳工队伍要面临着被斩首的危险,陈胜、吴广跳出来,聚众造反。虽然最终他们失败了,但点燃了反抗暴秦的熊熊烈火,最终还是刘邦和项羽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从历史角度来评判,陈胜、吴广的反抗具有进步的意义,刘邦和项羽的反抗也具有进步的意义,他们都聚众谋反,最终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倘若能够成功,即便经常聚众谋反,也是合理的,倘若不能成功,就被统治者看成是谋反。但后代的评论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反抗暴秦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但单个人势单力孤,并不能独自反抗暴秦,需要集中在一起,组成革命队伍才可以反抗。倘若没有陈胜、吴广的聚众谋反,就没有刘邦、项羽的聚众反抗。

统治者最怕人民聚集在一起,即便到了民国时期,统治者也仍然害怕人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害怕人们形成合力。人类群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群体的伟大,而不仅仅在于个人的伟大。群体可以传承经验,可以产生智慧,可以形成合力,创造一世伟业。统治者可以聚拢人民,而人民自己不能聚拢在一起,不然就是非法聚集,也叫做非法集会。这是古代统治阶级的规定,而且要把非法集会的带头人弄出来杀掉。他们不管这样的集会是否反映劳动人民的正当诉求,只是看到这种集会产生的巨大力量会颠覆整个王朝,就要禁止人民集会。当然古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民主,大多都认为统治阶级是主人,而被统治阶级的人是奴隶或者说只能听从统治阶级的话,而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也不能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会宣扬改造了的儒家道德,会宣扬等级观念,还会宣扬迷信思想,让每一个人都接受。倘若有老百姓要反抗,马上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种着皇帝家的土地,还要反皇帝,就等于吃谁打谁,算是违背伦理道德,有可能被其他的顺民唾弃。

当人们遇到天灾人祸,都生存不下去的时候,人人就都想反抗,不会顾及什么封建伦理道德了。在生存面前,伦理道德根本不算什么。倘若饥民们看到官署里有很多粮食和银子,而他们家里什么都没有,除了饿死没有别的结局,那么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肯定会集中在一起,要抢夺官府的粮食和银子。饥民并不是自发聚集在一起的,而是有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就像羊群里有了头羊才会朝着一个方向走一样,人群需要有领导者才可以干成大事,不然人群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嗡嗡乱撞,不会做成大事,很容易被分散瓦解,也很容易被各个击破。饥民们没有领导者,就没有决策,也不会有完善的行动,最终会功亏一篑。倘若饥民有了领导者,而且领导者比较英明,饥民群体就会闹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统治阶级不愿意看到的。在清代的法律规定下,只要聚众达到四五十人,聚众的人就有可能被斩立决,已经很严格了。倘若有人看到了阶级差距,看到了收入分配差距,可以通过正当的手段来申诉,以减少这种差距,但事实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书生申诉了,统治阶级也不会减少这种差距,而是保持现状。申诉的书生会被称为闹事,但没有聚众,只会被关在大牢里,关一段时间就服软了,也就不会“妖言惑众”了。

只要有专制政权,“聚众”就是大罪。现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宪法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出版和言论自由,已经非常宽泛。只不过很多人仍然无法集会,仍然无法申诉,或者有的申诉了,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严惩为非作歹之徒,同时要真正给予每一个人话语权,让人民来监督官员的作为,来监督社会的一些现象,当然社会也就变好了。倘若现在有人聚众,仍然被称为非法集会,也有可能被取缔,带头的人也有可能遭到惩罚,似乎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不像古代那样要斩立决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行情,涨到头了吗? 说2个AI方向的新情况: 1)武阳可能减仓光模块了。 2)AI热度不断,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跟踪“科创...
清朝士兵的服饰上兵和勇有什么区... 还不知道:兵和勇的区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清朝辫子戏的朋友...
祝谷雨快乐的手机短信 谷雨短信... 1、 谷雨节,让幸福之雨从天滴下,让欢笑之雨尽情泼洒,让生活之雨潇潇洒洒,让好运之雨哗哗淋下,让健康...
古代最为贵重的一种面料火浣布 ... 还不知道:火浣布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问古代什么面料最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