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蒸湘区:指尖种田数据生金 看智慧农业如何“耕”出未来
创始人
2025-08-22 10:02:00
0

清晨6时,薄雾还未散尽,天空终于被初升的朝阳染成淡金,无声地宣告着又一个劳作日的开始。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土桥村,农业智慧数据管理系统显示屏实时跳动着光照强度、土壤含水率、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数据,大棚的遮阳网缓缓收起,天光透过棚膜轻柔地洒在蔬菜上,滴灌系统仔细地照顾着每一株秧苗。

智慧驱动: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田

大棚内悬挂式微喷灌设备正在运作(龚燕 摄)

“以前巡棚主要靠的是经验,现在看数据就知道哪块地缺水缺肥、哪座棚温度偏高或偏低。”湖南华达田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田园)的技术人员邱海平指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图笑呵呵地说,“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开遮阳网、什么时候补光,系统都有提示,现在种植更加便捷高效了。”

邱海平介绍智慧农业平台数据显示图表(龚燕 摄)

据悉,华达田园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传统农业不断转型的背景下,它率先拥抱技术革命,如今已建立起200座蔬菜单体大棚、3.2万余平方米连栋钢构大棚和400亩水肥一体化设施——支撑这片现代化田园高效运作的核心,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的“智慧农业平台”。

据邱海平介绍,这套智慧农业平台通过分布在田间地头的传感器、气象站、摄像头等设备,24小时自动监测着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重要数据,实时发送至平台后台,并结合历史种植经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优化可行的种植建议。

水肥一体化智能设施(龚燕 摄)

此时蔬菜大棚内,湿润的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清新与蔬果的微甜。务工的村民陆续走进来,挎着竹筐的身影在氤氲水汽中晃动,这边松松土,那边摘摘菜,拉家常的乡音混着智能设备的低鸣。

在分拣线上,村民肖大姐正在将一筐筐小白菜装袋打包,准备发货。她早年种过地,却总面临收入不稳、操心事多的难题:“现在把地流转给园区,我在这上班,还有时间照顾家里,比以前种自留地轻松太多了。”

依托智慧农业平台数据稳定农业种植成果,不仅帮助种植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有效抢占了市场先机,促进了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邱海平介绍,去年初春正值大蒜种植关键期,但由于气温反复大幅波动,大多数菜农为了避免冻害选择晚种,他们则通过系统提示精准控温、控湿、控光,提前做好了防护,最后不仅有效稳住了种植产量,还成功抢得上市的“时间差”。“那一次,我们种植的大蒜提前了十几天上市,每斤多卖了两毛钱。”邱海平笑着回忆道。

村民们在田间劳作(龚燕 摄)

“智慧农业的加持让我们底气更足了。”公司主要负责人王小会接过话茬,“依托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程自动化管控,还有数字监控技术保障质量,再加上水肥一体化精准操作,这几年下来,我们的土地整体产出率提高了1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以上,灌溉用水也节约了约20%。”她拿起报表继续介绍,“产量稳中有升的同时,效益也很可观,每年能节约人工开支30万元以上,年新增收益达150万元。”

依靠稳定的种植产量和较高的品质,园区已逐渐建立起一批长期合作客户。“我们的菜水分足、口感好,尤其是夏天也能保鲜,回头率越来越高。”王小会介绍道,“现在一天送出千余斤蔬菜已是常态,系统的加持让我们更敢种,也种得更稳。”

从播种到采收,从监测到调控,智慧农业不仅改写了作业流程,也悄然推动着人与土地关系的重构。通过土地流转与集中经营,华达田园实现了从“分散小农”向“集约农业”转型。越来越多村民从自种自销的个体农户,转变为现代农业链条中的一员,他们既参与生产,也拥有了更稳定的收入和更规律的生活。

“未来农民的身份,将不只是田间劳作者,更是经营者、传播者和创新者。”王小会表示,华达田园将依托技术优势与政策支持继续探索,让更多人走进农业、认识农业、分享农业,为现代农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龚燕 彭妮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祝朋友青年节快乐的QQ信息 祝... 1、 朝气蓬勃活力无限,是青年;奋斗拼搏勇往直前,好青年;希望梦想都能实现,祝青年;五四青年节到,愿...
最新或2023(历届)感恩节祝...  最新或2023(历届)感恩节祝福语精选  对于未知的事物我总是充满好奇,但是你让我的好奇心得到了一...
广西人为何对酸甜口烧烤格外喜爱... 广西的烧烤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烧烤的认知——酸甜口的果酱烧烤。这种将水果酱料与炭...
原创 为... 信息来源于上观新闻,中医宝典,Mammalian species,经济动物学报。 黄大仙都敢抓? 时...
感恩节情人短信祝福语最新或20... 感恩节情人短信祝福语最新或2023(历届)  因为有了太阳,大地万物自由生长;因为有了月亮,夜晚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