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学习无关,你会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吗?
创始人
2025-08-20 11:00:45
0

只要是兴趣,都值得被鼓励。

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任何一项兴趣都不是孤立的,只要足够专注,孩子就能从兴趣爱好中找到内在驱动力,实现自我肯定,与其他知识产生联系,从而早于同龄人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这种发现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能力,恰恰是未来学习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记住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建立有效的连接,形成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洞见。一个习惯了在兴趣中主动构建连接的孩子,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时,更容易找到入口,也更容易把握精髓。

就像我教学生写作,第一步总是强调泛读。

只有广泛涉猎各种作品,才有机会发现其中的璀璨明珠。哪怕是读到坏东西,也能让头脑的雷达变得更加敏锐,让它的分辨能力更强,培养出更敏锐、更精细的感知力。

同样,任何一件事,只要深入进去、花够时间和精力,你看出的层次才会更多,理解会更深刻,说复杂一点,就是提升你的认知复杂性,这就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基础,能让你比同龄人更早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是个E人,从小不爱说话,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工作后成为演讲爱好者,甚至成为某个中字头艺术协会的分会委员。

怎么做到的?

源于从小就爱读书,爱写笔记,遇到喜欢的书,翻烂了、写透了,才会把它扔回书架。

长年累月下来,就积累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大学之前没有机会,大学后我就成了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热衷于各种公众场合。

但私底下,我依然是话不多说的E人。

这个爱好除了让我的作文多拿了几分以外,没有带来任何直接的好处,因为当年高考语文的考核重点是记忆,而我最讨厌的就是背书。

泛读真正赋予我的,是持续学习能力、阅读习惯、思辨能力和旺盛的好奇心。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央企做项目管理,有两年负责与德国西门子和瑞士ABB的技术谈判,领导为节省成本没请专业翻译,翻译技术文档和口译的任务就落在我头上。

当时我的英语只有四级水平,怎么办?

只有两周准备时间,我硬着头皮突击。

我找来商务英语教材死磕常用句式,听VOA,熟悉外国人的发音

拿本子抄写专用词汇,当记满整整一本子后,我成了领导最信任的口语翻译。

捎带手,我还通读了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英文原著《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正如丹尼尔所说:

Human beings have an innate inner drive to be autonomous, self-determined, and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人类拥有一种天生的内在驱动力,渴望自主、自我决定,并彼此连接。

这正是兴趣爱好的核心价值所在,长期阅读让我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事到临头,逼自己一把,大脑就能被迅速动员起来迎接新知。

当孩子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专注投入时,他也是在响应这份内在驱动力。

自主探索过程会自然激发他去建立连接、寻求精进,并最终将这份热情与更广阔的知识或生活目标关联起来。

任何一项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也得到了印证。

从他两岁起,我就带他学说绕口令和贯口。

最初是简单的“八百标兵奔北坡”,他懵懂地跟着念。直到大一些,好奇心被点燃:“爸爸,什么是标兵?”

我们一起观看了国庆阅兵,他明白了标兵是队列前最标准、最勇敢的士兵。

他又问:“那为什么要奔北坡?”

我给他讲了霍去病率领八百精锐骑兵(标兵)奇袭敌营(位于北坡)的故事。

这下不得了,他对绕口令和贯口彻底着了迷。在他眼里,每一段绕口令都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小故事,能在他脑海中形成画面。他甚至会用画笔把这些画面创作出来,比如画一幅雄壮的战士行军图。

你看,一个看似与正课无关的兴趣,就这样自然地生长、蔓延开来。

它像一颗种子,首先萌发的是好奇心,什么是标兵?为什么奔北坡?

这好奇心驱动他去主动获取历史故事,形成军事和国家的概念。

接着,理解后的故事激发了想象力,转化成了具象的画面感。

最后,表达欲促使他将脑海中的画面付诸笔端,完成了从语言到图像的创造性输出。

这个过程环环相扣,无声地编织着一张小小的知识网络:

语言发音、历史典故、军事常识、视觉艺术、动手创作...都联结在了一起。这绝非被动灌输的结果,而是源于他内在的探索欲和表达欲,这就是丹尼尔•平克所说的“自主、自我决定”的内在驱动力。

这份由兴趣点燃的内在动力,其力量远超我们想象。它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是退缩,而是想方设法去克服。

比如为了说好一段复杂的贯口,他会不厌其烦地练习吐字归音,琢磨节奏气口。

这种面对挑战的韧性和专注力,就是学习新知识、攻克难题时都必需的品质,他在绕口令上磨砺出的这份精进的劲头,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其他领域。

当他为了搞懂一个科学原理,或者解出一道数学难题而同样沉浸其中、反复推敲时,支撑他的,正是这种在兴趣培养中早已熟悉的内在驱动模式,这不是为了外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是源于内心想要弄明白、想要做好的强烈渴望。

更重要的是,这种由兴趣引导的深度学习,培养的是一种主动“连接”的能力。

当他在绕口令里接触到“北坡”联想到霍去病的故事,进而去了解汉代历史时,

当他把脑海中的画面画成作品时,他都在实践着这种连接。

孩子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碎片,而是像一个积极的探索者,不断寻找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联结点,主动编织意义之网。

这种能力,恰恰是未来学习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记住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建立有效的连接,形成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洞见。一个习惯了在兴趣中主动构建连接的孩子,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时,更容易找到入口,也更容易把握精髓。

也许短期内,投入在兴趣上的时间看起来挤占了刷题的时间。但长远看,这份投入所滋养的内在驱动力、自主探索精神、深度专注能力、知识连接与整合的思维习惯才是支撑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底层能力。

它们远比一时的考试分数更持久,也更能帮助孩子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方向,并持续精进。

强迫孩子放弃真正热爱的事物去专心学习,往往适得其反

守护他的兴趣,就是守护他内在的引擎,支持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深度钻研、建立连接,最终,这份热爱所构筑的坚实知识网络和强大认知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反哺他的整个学习生涯和人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深钻的热爱,都在为未来铺路。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鸥住工涨1.96%,成交额7... 8月20日,海鸥住工涨1.96%,成交额7052.02万元,换手率3.06%,总市值23.52亿元。...
福石控股涨0.00%,成交额1... 8月20日,福石控股涨0.00%,成交额1.96亿元,换手率3.90%,总市值51.66亿元。异动分...
睿智医药跌2.84%,成交额6... 8月20日,睿智医药跌2.84%,成交额6.25亿元,换手率9.46%,总市值66.38亿元。异动分...
债市风云变幻,新浪财经APP成...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仁和药业:ULook脑机交互智...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8月20日电,仁和药业(000650)8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目前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