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接着说王莽那档子事儿啊,这人改起官名地名来,真是没个谱儿,把底下人坑得可不轻。
你想啊,刚坐上那个位置,不安安稳稳搞点实在的,非得在名字上较劲。就说那地名吧,简直是翻来覆去地改。西汉那时候的郡国,一百来个,他愣是改了七十多个;县里的地名就更别说了,一千多个里头改了七百多。我的天,这哪是改地名啊,简直是给全国人出难题呢。
他改地名的由头也邪乎得很。有的说是为了啥 “符命”,听着就玄乎,好像改个带 “亭” 字的地名,他那新朝就坐稳了似的。还有些地方,非要改成啥 “治” 啊 “安” 啊的,济南郡改成乐安郡,估摸着是想图个吉利,可转头又把原来的乐安郡改成济南郡,这不是存心让人记混吗?
更要命的是改得还勤,今天叫这个名,明天就换一个,有的地方一年能改好几次,最后又改回原来的。朝廷发个诏书,都得在新地名后面括号注明原来叫啥,不然底下人看了跟看天书似的。就像那个 “新平,故淮阳”“陈定,故梁郡”,你说这费劲不费劲。还有无锡改有锡,就因为老书上说以前产锡,他就觉得新朝也该有,不管实际有没有,就这么定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地名还没让人缓过神来,官名又开始瞎改。中央的、地方的,都给改得乱七八糟,连带着部门职权也瞎调。本来官员们各司其职挺好,这么一弄,谁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了。这就跟在单位上班,老板突然把你职位换了,活儿也给你换得稀里糊涂,你能不懵吗?哪还有心思干正经事。
老百姓就更惨了。出门串个亲戚,说自己是哪儿的,人家都得愣半天。做买卖的签个合同,地名得写俩,生怕对方弄错了,这生意做着都闹心。
你说他这么折腾到底图啥?总觉得改改名字、弄弄制度,天下就太平了,可他哪管底下人的死活。最后新朝没多久就没了,可不就是瞎折腾的下场嘛。你们说,这王莽是不是有点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