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机密报》8月17日文章,原题:为什么我更喜欢和陌生人而不是朋友一起长途旅行 恋人在夏日炎炎的海滩相互依偎、好友在层峦叠嶂的高山上欣赏风光……旅游广告向我们展现的图景几乎都是旅客在风光旖旎的胜地开心享受生活。然而,其实我们都知晓,现实往往并没有海报上那么完美:旅行中并不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偶尔还夹杂着愤怒、嘶吼。同行朋友们怀揣着各异的价值理念,旅行到最后只剩盼望着赶快结束。因此,有的旅行变成了关系破裂的开始,对象可能是家人、伴侣或者朋友。
我们已经解锁了与亲朋好友的旅行体验,也因此不妨再试试和陌生人开启一段冒险。尽管我们的社交圈完全不同,但至少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达成共识:我们都或多或少喜欢旅行,并想脱离至亲的怀抱独自生活几周。最初我们并没有交集,但不久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和思想一致的人旅行,本身就收获良多。
在与陌生人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也在发生着改变。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数字时代,我们倾向于靠近与我们三观一致的人,也因而很少有机会听取更多样的观点。当我们与陌生人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对彼此往往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与尊重,更能去包容辩论中出现的对立观点。这种灵活的思维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在一个群体里,事情永远不会完全按照某个人的意愿来进行,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在与陌生人旅行的过程中,我们重新拾起日常生活中遗忘的点点滴滴,譬如“表达”与“倾听”,这两者都不是容易的事。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他人交谈,怎样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是怎样表达对对方的不满,正是如今时常被提及的“自信表达”。
精神分析学家贾米森·韦伯斯特说:“倾听是困难而又陌生的。倾听什么?有时我会想,我在象牙塔学习了十多年,就是为了学会如何倾听。”陌生人带给我们一段故事,帮助我们冲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他们与我们交流情感上的困扰、家庭中的矛盾;他们讲述痛苦的失去,也分享其他的旅行,还描绘幸福的时刻。和那些我们原本一无所知的人之间,竟然会产生一种亲密感——这种亲密甚至在我们最好的朋友中都未必常见。与他人交谈并向对方敞开心扉本身就具有某种疗愈的作用。说出来会带来平静,而被倾听更是如此。(作者保拉·科罗托,罗润译)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