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汉L的失利,让比亚迪冲击中高端市场变得更加艰难。
作为今年比亚迪品牌最重磅的新车之一,全新旗舰轿车汉L自从曝光以来就有着很高的热度和关注度,毕竟这台基于比亚迪超级e平台打造的中大型轿车浑身上下都是黑科技,各项参数堪称炸裂,甚至刷新了不少消费者的认知。从定价上看,显然比亚迪汉L的任务是替代此前比亚迪汉的位置,重新冲上20万以上价位段,与小米特斯拉这些高端品牌比肩。
然而事实却是,目前比亚迪汉L已经上市近四个月,月销量最高也始终没有突破5000台,与同为20~30万元价位的中大型轿车小米SU7差距非常大,很遗憾,作为一台来自比亚迪品牌且声量极高的全新车型,汉L的市场表现没有迎来爆发。更致命的是,近期比亚迪汉L的销量持续下滑,如今每周销量只剩下五六百台,要知道汉L可是提供混动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而这其中混动版本的占比更是少得可怜,与比亚迪汉混动占主力的情况完全不同。
不可否认,从产品角度来看,比亚迪汉L在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都有非常领先的优势,比如1000V平台、1000kW充电功率、580kW单电机等,这些技术不仅对于比亚迪来说意义非凡,放眼整个汽车市场都非常罕见。不过技术的应用也要与车型定位契合,汉L虽然动力性能很夸张,但作为一台舒适风格的中大型轿车,这项指标对于很多潜在用户来说并不重要,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并不会带来太明显的提升。
比亚迪汉L 20.98-27.98万元的价格当然足够有诚意,其对应的产品实力也能让用户值回票价,但来到中高端市场,性价比已不是致命的杀手锏。降价手段针对10万元左右的高性价比刚需车型非常奏效,而来到20万元以上,很多消费者其实更看重品牌和服务这些附加的价值,在这些方面,20多万的比亚迪汉L与几万块的海鸥等入门车型并没有拉开差距、没有让用户享受到更多尊贵感。
此外,近两年比亚迪品牌的均价持续走低、品牌形象也不及两年前,因此在20万以上高端市场的号召力大不如前。领先技术的更新迭代可以让车辆卖更高的价格,但更多的溢价则需要通过情绪价值传递,要知道定价20多万元的汉L面对的是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这样的劲敌,后两者不仅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热度,而且在品牌形象和定位方面也要高于比亚迪,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高档的感觉。而且比亚迪汉L的车厢智能化生态联动较弱,座舱交互创新不足,虽能满足日常使用、但体验与新势力差距较大,这也是它竞争力薄弱的地方。
单看配置和价格,比亚迪汉L必然物超所值,但产品的销量并不是完全凭借性价比来决定,没有找准自己定位的汉L,缺少了一些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领先技术的更新迭代可以让车辆卖上高价,但更多的溢价则需要通过情绪价值传递,就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比亚迪汉家族要想重新站稳20万以上市场、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