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泽
近日,英国宣布如果以色列不改变当前的巴勒斯坦政策,其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在此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该国将在9月联大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还建立了包含15个西方国家的联盟,呼吁更多国家加入承认行列。
在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已有约140国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不过,在法国宣布有意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前,尚无一个七国集团成员国作出承认。英法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若承认巴勒斯坦国,意义不言而喻。那么,是什么让英法等国改变了态度?
2023年以来,凭借军事上的明显优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与战术上的胜利相反,以色列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很多原本“偏爱”以色列的西方国家,也都加入了指责以色列的行列。巴勒斯坦则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国际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以色列战术上的胜利却遭遇战略上的失败,更验证了一句中国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历史来看,以色列也曾经因“得道”而顺利建国。犹太民族持续数千年的流浪与二战中遭受的苦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因此,安理会通过了181号决议,提出支持巴以两国分别建国的“两国方案”。在中东地区,以色列的安全焦虑固然可以理解。但是,随着在超级大国支持下实力持续膨胀,以色列在中东的野心也与日俱增,试图全面吞并联合国决议规定的巴勒斯坦领土。1967年,安理会通过了242号决议,继续支持“两国方案”,要求以色列撤出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但以色列拒绝执行安理会决议,不断扩大对巴勒斯坦的鲸吞蚕食。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安全形势并没有明显改观,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从未停息。
这期间,以色列虽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做出积极表态,愿意通过支持“两国方案”来换取以色列的真正安全。但是,以色列右翼咄咄逼人的态势从未改变,仰仗美西方的偏袒和支持,不断发动军事行动,将以色列人民拖入冲突与危险之中。特别是这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巴勒斯坦人民的悲惨处境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到全世界,引发了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声援巴勒斯坦的活动此起彼伏。包括法国和英国在内的美欧主流国家,过往一直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然而此次法英两国开始突破自身立场“红线”,表明以色列长期以来享有的美欧无条件支持正在逐步丧失。
“越强硬,越扩张,越危险”。显然,以色列右翼罔顾巴勒斯坦人民生存权利,只知采用暴力手段争取所谓“安全”的方式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这是一条将以色列和以色列人民带入深渊的道路。这也再次证明,任何单边主义的行动均无助于真正解决冲突,“两国方案”才是给两国人民带来真正安全的唯一道路。
弱肉强食绝非国际社会的真理,欧洲国家的上述最新表态当然值得肯定。从政治上看,欧洲各国选择顶住美国的压力,有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彰显其区别于美国的立场,以维护自身在国际道义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考量。不过,我们也看到,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有其前提的——以色列一意孤行。我们期待,这些国家的表态,不只是为了向以色列施压,一旦事态变化,立场又再度反转;而是真正基于联合国决议,基于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正确的决策。唯有如此,才能推动“两国方案”真正落地,推动地区迎来持久和平。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