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青岛市首批“10+1”产业链主企业名单的公示,如同在产业版图上投下62颗战略坐标,锚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关乎城市未来的关键领域。
青岛清原作物科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原作物”)的入选尤为引人瞩目,不仅是其今年首次荣膺全国独角兽企业,更因其以农业生物科技企业的独特定位,成为青岛生命健康产业“链主”。
在众多企业中,为何清原作物能同时入选生命健康领域“链主”与“全国独角兽企业”,其在生命健康领域有何核心竞争力?
细看这份链主企业名单,创新是62家链主企业普遍具备的特质。清原作物正是这样一位占据产业关键环节的“硬核选手”。能在成为新晋独角兽的同时,赢得地方产业生态的枢纽定位,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全球农业科技领域极为稀缺的“双轮驱动”模式,新农药创制与基因编辑育种的深度融合。
图片 来源: 青岛清原作物科学集团有限公司 官 网
在传统农药领域,跨国巨头长期垄断市场,清原以“手术刀式除草”的创新理念撕开缺口,其研发的绿色农药能精准作用于抗性杂草而不伤作物,效率提升30%以上。在种业振兴的国家战略下,清原作物凭借全球首创的“基因敲高”等领先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抗病虫、耐逆境的作物新品种,直击农业生产痛点,创制了耐除草剂、抗病、抗虫的玉米、棉花等多个作物新种质。
这种具备行业首创或国内领先特质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不仅填补了国内农业生物技术的空白,更构筑起难以逾越的自主知识产权“护城河”,为其新晋独角兽的高估值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也使其牢牢抢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节点。
技术领先仅是起点,清原作物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技术方向与国家战略痛点的精准契合,以及其作为链主催生全新产业生态的能力。
这种内在契合,使清原作物从单纯的技术提供者,跃升为产业链的整合者与驱动者。作为青岛市生命健康领域仅有的5家链主企业之一,清原作物业务已从实验室的创新源头,延伸至田间地头,并最终指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在AI科技广泛渗透、产业技术加速演进的新挑战下,清原这类对行业创新风向具备深刻洞察力的链主,正引领青岛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新兴产业链主,清原作物还承担着开发行业共性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的重任,其牵头建设山东省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基因编辑底层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这种平台化运作,强化了其“超级节点”的辐射力,有效集聚起青岛创新的产业生态。在青岛布局的产业生态中,清原作物凭借这种贯穿全链条的赋能能力,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链主”地位。以企兴“链”,以“链”兴“群”,清原作物正带动青岛农业生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向未来加速跃迁。
然而,农业科技领域的荣光之路并非坦途。清原作物所面临的挑战,反映了“硬科技”独角兽与互联网时代速度的本质差异。
其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平均需要8-10年的漫长周期,远非互联网产品迭代所能比拟。这种“慢科技”特性,既考验资本耐心,更要求企业具备持续投入研发的战略定力。
成为新晋独角兽,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的高预期;但肩负链主重任,则要求清原必须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观的市场份额与规模效益。其性能卓越的农药产品,需在全球被巨头占据70%份额的铜墙铁壁中艰难突围。此外,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壁垒高企,唯有持续高强度投入,才能维持来之不易的领先地位,这要求企业像深耕土地般耐心耕耘创新,而非追逐稍纵即逝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