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原唱争议的导火索源于网友对音乐博主“旺仔小乔”的考古。
文|沈 林
7月25日,汪苏泷“十万伏特2.0巡回演唱会”在深圳站开唱,演唱会上,汪苏泷疑用谐音梗回应近期争议。
他在演唱会上说:北京有烤鸭,兰州有牛肉面,那深圳有什么呢?我觉得深圳有影子,因为“深圳”不怕影子斜,尔后又再度献唱《年轮》,让全场歌迷沸腾。
当晚,汪苏泷工作室发文表示:“今夜的罗曼城,雨来了雨停了,带来了彩虹,带来了凉爽晚风。在每首歌的大合唱里,大家也被爱和快乐包裹。我们的词曲从未旁落,我们的初心也从未改变,希望纷扰止于今夜。 ”
希望纷扰止于今夜,这恐怕是众多《年轮》的歌迷们的心声。
要知道,就在当日凌晨,汪苏泷方表态称:关于此次《年轮》歌曲因某博主不当话术引发的相关争议,我们本无意参与,但发现仍不断掉进风波中心。最终,汪苏泷方面决定正式收回《年轮》授权,暂不开放任何形式的演唱。
而张碧晨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张碧晨女士是《年轮》的唯一原唱,张碧晨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但出于尊重与自我选择,今后将不再演唱该歌曲。
汪苏泷收回了歌曲授权被部分网友指摘“断人财路”,张碧晨无法再现场演唱其代表作品《年轮》,观众们对《年轮》的美好回忆中夹杂进了利益纷争的不美好。至此,《年轮》的版权争议形成了一种三输的局面,而今年也是其发行的第10个年头。
张碧晨与汪苏泷合唱《年轮》现场照
据公开资料,《年轮》是电视剧《花千骨》的插曲,由汪苏泷作词、作曲和编曲。张碧晨演唱的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率先上线,该版本也是电视剧《花千骨》中使用的演唱版本。而汪苏泷演唱的男声版本则于2015年6月30日上架音乐平台。
此番原唱争议的导火索源于网友对音乐博主“旺仔小乔”的考古。
旺仔小乔是一个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不露脸的翻唱视频收获两千万粉丝的网红,她翻唱的《年轮》、《起风了》等知名歌曲传播度较高。近日,她官宣将举办蒙面演唱会的消息引发了争议,于是网友考古就翻到了她翻唱《年轮》时的言论——“原唱只有张碧晨”,随即引发汪苏泷粉丝抗议。
7月22日,旺仔小乔称《年轮》原唱不是汪苏泷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争议。旺仔小乔回复网友评论称:“《年轮》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我认定的事不会改”。
而汪苏泷曾在脱口秀表演中,回应过《年轮》原唱这件事,并调侃:“这首歌除了张碧晨,其他都是我的”。
7月23日,QQ音乐突然取消张碧晨版“原唱”标签(后改为“双原唱”),而此前,该平台仅标注张碧晨为原唱,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则长期标注张碧晨与汪苏泷为“双原唱”。平台乱改标签,再度将这首歌版权争议的战火升级。
汪苏泷方决定收回《年轮》授权并表示:“我们从创作起始就明确知道男女版本是同时存在的。”
张碧晨方则直接发声明强调是《年轮》的唯一原唱。“在受邀演唱歌曲时,从未被告知该歌曲在同时期有其他艺人再版。”
此次风波之前,两人的互动一直还蛮友善的,曾互称“仙子”“仙女”,也曾经一起合唱过《年轮》,当年汪苏泷版本发布时,两位还在微博上有过友好互动。汪苏泷之前也免收过张碧晨演唱会嘉宾曲目的版权费,被认证过大方。
另外据电视剧《花千骨》制片人回应称“剧方对于海蝶音乐和汪苏泷、张碧晨之间的合作细节并不知情”。
关于《年轮》原唱的归属,两方或许在最初就存在“信息差”,而此次原唱争议,则将行业潜规则推向台前。
事实上,这种双版本并行是OST发行的常见模式,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知否知否》、《永夜星河》插曲《凝眸》等都有男声与女声演唱的版本,而首次表演者享有的表演者权并不必然等同于原唱身份的认定。
法律人士指出,主张“唯一原唱”需要提供充分的法律文件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排他性授权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该表演者享有独家演唱权,排除其他任何人的演唱权利。
此外,如果能在版权登记文件中特别注明“唯一原唱”身份,也会大大增强主张的可信度。在实践中,仅凭首发时间和传播范围很难在法律上确立“唯一性”主张,因为这两个因素更多影响的是市场认知而非法律地位。
《年轮》由张碧晨唱红,这是毋庸置疑的。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其创作的歌曲能被更多人喜爱,本也是双赢的事。但因为网红的一句片面认知,最终搞成如今的局面,也是应了网友的评论“法律赢了,情怀输了”。
关于这件事,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